在這個過程中,人家姑娘也會觀察這些客人都言行舉止。
為了給人家姑娘留下個好印象,對伺候在側底丫鬟小廝們,打賞得豪爽吧
零零碎碎算下來,需要的也不是一個小數目。
王成左拼右湊都湊不齊,這才把主意打在了家里那幾百畝地上。
昨天拿了定金之后,王成回家的途中,撿到一支金簪子。
他這人雖然混賬,但也不是半點好處都沒有。
就比如拾金不昧。
因害怕失主找不到金簪子著急,他就放棄了去月華樓消費,在原處等待失主。
等的時候,他覺得無聊,就拿著金簪子觀察起來。
只見那金簪子的頭上鐫刻著銘文,正是“儀賓府造”的字樣。
他不禁心生疑竇這不是我們家祖上的東西嗎
卻原來,王成的祖父,乃是前朝郡主的儀賓。前朝覆滅之后,祖父就拋家舍業,隱姓埋名在通衢定居下來。
家里原本的產業肯定是都沒有了,只有通衢這邊的一些土地,因著不明原因,不為外人所知。
難不成,這根簪子是被亂軍搶走,又流落到了不知道什么人手上嗎
可也不對呀。
金簪子雖然好看,但若要長久保持鮮亮,就得定期到金鋪去炸一炸。
似這等前朝字樣的印記,不管是落到哪個主人手里,炸的時候都會順便抹去吧。
這根簪子閃亮如新,明顯是剛炸過不久的,印記卻還在。
正在他疑惑之時,有個老婆婆走過來,問他有沒有看見一根海棠樣式的金簪子。
王成低頭看了看,自己手里這根,正是海棠樣式的。
他就把那根簪子還給了老婆婆,老婆婆連連道謝,“其實簪子也不值什么,只這簪子乃是先夫贈予的遺物,老身實在是舍不得。”
“先夫”王成奇道,“你說的可是王儀賓”
“正是。”那老婆婆珍視地摸著簪子,再次向他表示感謝,“年輕人,真是太謝謝你了。若不然,老身連懷念先夫的寄托都沒有了。”
見她不似作假,王成才道“實不相瞞,前朝王儀賓,正是我的祖父呀。”
那老婆婆驚訝地看著他,“你是王儀賓的孫子”
王成點了點頭,“正是。”
那老婆婆打量了他一番,蹙眉問道“你怎么落魄成這樣了”
“這”面對長輩的質問,王成臉上露出了羞愧之色。
他把那老婆婆請回了自己家里,又把妻子叫出來拜見后祖母,夫妻二人都將她當成長輩敬重。
老婆婆看見王成的妻子也是衣衫邋遢,蓬頭垢面,仍見秀麗的眉峰不禁越皺越緊。
“哎”她嘆息了一聲,忍不住說道,“家里窮困也就罷了,畢竟英雄也有潦倒之時。
只是老身看你們兩個,卻半點都不以為恥,更不知勤勞為何為,何時才能再復祖上榮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