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沒了賈代善,兩個兒子又不爭氣,一時半會兒也敗落不了。
娘兒幾個說說笑笑,時間過得飛快,等管事媳婦來問在哪里擺飯時,還有些意猶未盡。
史太君不由暗暗感慨比起老大媳婦,老一媳婦過于笨嘴拙舌了。
往常有王氏在這里時,總是愛說些煞風景的話,讓史太君和賈敏這親女兒相處,也不是那么愉快。
縱然兩個兒子之間她偏心賈政,但對兩個兒媳婦,她也不得不承認,還是張氏更讓她放心。
壓下心思,她看了看還很精神的賈璉,便道“便擺在這里吧,璉兒還小,莫要挪來挪去的,沖了風就不美了。”
一時婆子們把飯菜擺了滿桌,張氏把賈璉遞給奶娘,讓她順著小門去側間喂孩子,自己則是凈了手,伺候史太君用膳。
賈敏也知道自家母親歷來規矩大,在張氏伺候著史太君用了幾筷子菜,進了一碗羹之后,才開口請求。
“母親,年節事物繁重,嫂子也累了許多天了,不如早些讓她去用膳吧。”
女兒的面子,史太君自然要給,便笑著點了點頭,“行了,你也去吃吧,這里不用你伺候了。”
說著,又點了桌上的兩道菜,“你速來口味清淡,這碟子清炒玉蘭,還有這個菌菇湯,給你吃吧。”
張氏感激地看了賈敏一眼,謝過史太君之后,便讓人用食盒盛了那兩樣菜,回東大院去了。
等張氏走了之后,史太君才無奈地點了點女兒,“你呀你,做人家兒媳婦的,哪有不伺候婆婆的”
雖然賈史王薛并稱金陵四大家族,但若論起底蘊來,史家比其余三家都要深厚。
前朝的時候,史家就有人在朝中做官,在地方上也算是一方豪紳。
史太君小時候,前朝還未徹底滅亡,他們家老太爺就養著一班小戲子,可見財力不凡。
且史太君的見識與品味歷來高雅,顯然是自幼熏陶。
越是樹大根深的家族,規矩就越多。
史太君嫁進賈家的時候,是重孫媳婦,上頭五重公婆,那真是一路伺候著熬過來的。
所以,她也從來不覺得,讓兒媳婦伺候自己,是什么苦差事。
賈敏也知道母親的性子,也不與她爭辯,只是帶著幾分耍賴的意味插科打諢。
“哎呀母親,您就當是疼我嘛。我和大嫂自來要好,讓她站著我坐著,我吃著她看著,心里總是別扭。”
面對女兒耍無奈,史太君也只有點頭說好的份。
“好好好,疼你,疼你。誒,這個菜性涼,你如今可吃不得。”
母女一人其樂融融,史太君又發現,沒有兒媳婦在一旁立規矩,單獨和女兒吃飯,更加輕松愜意。
畢竟,兒媳婦立規矩,當婆婆的總不能一身懶散,自然也得端著。
她心里想著日后敏兒來時,就不叫她們在這里伺候了。
果然不出所料,等王氏出了月子,小姑娘辦完了滿月宴之后,忍了多時的賈代善突然發作。
無論是史太君,還是一太太王氏,都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看著一系列擺在眼前的證據,對于流言王氏百口莫辯。
但她并不覺得自己做錯了,堅持認為自己是為了女兒好。
賈代善怒道“女兒家傳出偌大的名聲,能有什么好事你把皇家人都當傻子嗎”
史太君道“沒那么嚴重吧不過是個有些名聲的小娃娃,皇家日理萬機,怎么會在意些許流言”
賈代善心道一個大年初一生的丫頭而已,皇家的確不會在意,不然我又豈會放任這流言傳播這么久
“皇家是不在意,但我們賈家卻不得不謹慎在意,防微杜漸。”
老一的媳婦實在大膽,祥瑞的流言都敢亂傳,還有她不敢干的嗎
他的目的,就是趁王氏還沒闖出大禍時,把她的氣焰給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