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才回了張子成的帖子,讓人今天去赴宴。
結果人家帶著禮物去了,原本該見的未婚妻卻又被他給放跑了。
他是對自己女兒的魅力太自信呢,還是覺得張家只是鹽商,不敢和他這個通政司的堂官作對呢
不過,這都不是傅玉衡需要考慮的,他把妹妹喊來,純粹就是為了聽八卦而已。
“既然他們那么早就來了,你怎么到了下午才把人帶過來見我”
“啊,這我們小姐妹許久不見,不得敘敘舊嗎”
看出妹妹的心虛,傅玉衡挑了挑眉,干脆直言了,“我對你們怎么敘舊,很感興趣。”
玉蓮無語了片刻,還是把連城說過的話,轉述了一遍。
卻原來,那時連城重病瀕死,是喬生舍了胸前之肉做藥引,把她救了回來。
但那時候的連城,整個人都像是被霜打了的茄子,一點求生的意志都沒有。
父親先許諾,后反悔,用一千兩銀子侮辱喬生,被喬生斷然拒絕的事,她知道,卻并沒有管。
喬生對她一片深情,她卻是另有所愛,自覺配不上喬生的情義。
既然如此,還不如就借著父親的手,斷了喬生的心意,讓他早日走出來,另覓佳偶。
也就是那一刻,她陡然明白了玉蓮的苦心。
被玉蓮嚴詞拒絕的時候,她曾一度以為,自己的感情對玉蓮來說,應該是一種負擔吧。
可是,喬生熾熱純粹的感情讓她明白,這種單純的愛戀并不是負擔。
即便明知道不會有結果,可有一人不求半點回報的愛著自己,無論何時回想起來,都是一份值得收藏的溫暖。
玉蓮希望她能找到一個心心相印的人,就像她最初盼望的那樣;
她也希望喬生能找到一個全心全意愛他的人,而不是把時光蹉跎在自己這個不值得的人身上。
如果一切都如連城所想,也就沒有后來的故事了。
索性,曾經因地位懸殊而卻步的喬生,此次過后,卻生出幾分勇氣。
他從劉通政對女兒的態度中,看出了待價而沽的輕視,也不相信連城是那種背信棄義的人。
所以,趁著連城病好之后出門上香,喬生在寺廟里偶遇了連城。
彼時兩人從未正式見過,喬生一開始也沒有表明自己的身份,只是以一個普通香客的身份,和連城來了一個巧遇。
正好那間寺廟里有兩株海棠樹,連城還完愿之后,就去后院看海棠。
香客偶遇,又是佛門清靜之地,男女大防反而被淡化了。
喬生以海棠為引,順利和連城搭上了話。
他需要確定,連城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如果連城也如其父一般,向往榮華富貴,那他就權當世上根本沒有喬生此人,更不會做出攜恩求報之舉。
可如果連城如他所料一般是個知己,是個向往自由,對世俗感到壓抑的女子,他就算拼盡全力,也會給自己爭取一個機會的。
萬幸,蒼天并沒有辜負他。
從連城的言語中,喬生聽得出來,連城并不喜歡被父親安排余生,渴望一段心心相印的愛情。
只可惜,她喜歡的人另有所愛。
頓時,喬生就覺得他們倆同病相憐了。
可不就是嘛,他喜歡連城,連城喜歡別人,連城喜歡的人,又喜歡另一個別人。
當時他就特別真情實感,隱去了身份細節,也像連城訴說了自己的單戀。
誒,很多時候就是這樣,同樣的幸運并不能讓人印象深刻,但同樣的悲慘,卻很容易讓人刻骨銘心。
連城也覺得,這一刻兩人共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