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氏側著身子瞥了他一眼,“你想干就干唄,跟我說什么”
傅河陪笑道“這不是需要點資金支持,需要太太示下嘛。”
對,原因就是這么現實。
誰掌控了家里的經濟命脈,誰也就掌握了最大的話語權。
傅河整日蹲在家里種蘑菇,性子又比較沉悶溫吞,需要的交際幾近于無。
因此,他每個月二十兩的月錢,從來沒有用完過,手里也算是有點私房。
但他早就問過大哥傅江了,收集八卦也是一樣燒錢的愛好。
就他那點私房和月錢,不過是杯水車薪。
他只能找老婆審批資金了。
見他如此諂媚,又是陪小心,又是給自己揉肩捏背的,衛氏“撲哧”一笑。
“好了,好了。年輕時木頭疙瘩似的人,老了老了,還學會花活了。”
衛氏沉吟了片刻,“以后你的月錢,就加到五十兩吧。”
五十兩在京城不算什么,但在山東那地界,足夠傅河瞎折騰了。
她之所以肯出這五十兩銀子,不過是怕傅河整天沒事干,把自己給歇廢了。
申請到了資金,傅河大喜過望,對妻子也越發殷勤。
等到第二日一早,兩口子洗漱過后,就去了堂屋,傅栓和石琳已經等著了。
看著一對衣著鮮艷的少年男女,男的俊女的俏,衛氏只覺十分養眼。
等石琳敬老茶,衛氏就把早準備好的整套羊脂玉頭面賜了下去。
“好孩子,快起來吧。”衛氏笑瞇瞇地說。
石琳紅著臉起身,微微垂頭站在丈夫身側。
“真是個標志孩子,讓人看著心里就歡喜。”衛氏拉著兒媳的手,照例夸贊了一番。
又體貼她是新婚,身上難免不好受,趕緊賜了坐。
石琳坐下之后,就有小丫頭奉了茶。她揭開蓋子一看,竟然是紅棗桂圓茶,就知道是婆婆有心,不由暗暗感念。
衛氏道“日后我和你們爹要長居山東,家里只有你們兩口子,有事可要商量著來,”
傅栓忙應了,“娘您放心,我們不會拌嘴的。”
石琳也細聲細氣地表達了夫妻和睦之意。
衛氏橫了兒子一眼,“琳兒我是不擔心,就是你這頭倔驢,日后可要收斂些脾氣。”
面對母親的訓誡,傅栓自然不敢反駁,唯唯諾諾地應了。
等轉過頭面對石琳時,衛氏再次和顏悅色,“若是有了難處,你也不要怕,直接去找你大伯母和三嬸子就是了。
她們兩個都是心里有成算的人,比我有本事,又護短,不會讓你在外面吃虧的。”
交代完了這些,又讓石琳平日里多照顧小姑子玉蓮,還有沒成婚的兄弟傅玉。
“他們倆年紀小,難免有不周全的地方。你若是碰上了,千萬幫著周全一二。”
說到這里,她又特意叮囑道“你那小兄弟的未來媳婦,是國子監李司業的愛女。
你們都是在京城圈子里的,日后出門交際時難免遇上,彼此間也可照應一二。”
衛氏絮絮叨叨地交代了許多,幾乎是把自己能想到的都說了。
石琳一一應著,心里覺得有點古怪這怎么跟交代后事一樣
直到三日之后,公婆帶著小妹玉桂要回山東了,石琳才恍然大悟這是急著要走,怕我們年輕人不知事呀。
但這會兒她自然是不知道衛氏的打算的。
把能想到的都交代完之后,一家四口就坐著軟轎去了侯府,領著石琳正式拜見家里的長輩。
玉桂小姑娘因著昨天晚上沒熬住,錯過了鬧洞房的機會,正自懊惱不已呢,就聽人通報,說是二老爺兩口和九爺九奶奶來了。
隨著朱氏的一聲“快請”,玉桂立刻端正了神色,乖乖跟在姐姐玉蓮身邊,想要給新嫂子留下一個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