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義軍并不是亂臣賊子,只是被官逼民反,民為了求一條活路不得不反而已。
剛出場的太祖,既不是日后顯赫一方的首領,也不是意氣風發的將軍,只是一個被天災人禍毀掉所有生存希望的普通農民。
而像他一樣的農民、佃戶、小商販,還有很多很多。
既然餓死也是死,謀反也是死,那還有什么好猶豫的,反他娘的
于是,一個并不起眼的農民,帶著幾個有志一同的老鄉,一起加入了大天王的起義軍。
因著大天王給了他一口飽飯吃,他作戰十分英勇,還在戰場上替大天王擋過流矢,很快就混成了大天王的心腹,成為了一個小頭領。
但小頭領也不是那么好當的。
或許大天王起義之初,也和他一樣有著一腔熱血,想要為天下百姓掙出一片朗朗乾坤。
可是,隨著義軍的隊伍越來越大,占據的地盤越來越大,大天王的心態膨脹了。
他變得高高在上,看向曾經的同胞時,雖然眼中憐憫依舊,卻帶上了高高在上的施舍。
只怕他已經忘記了,曾經的自己,也是終日奔波,只為糊口的勞苦大眾的一員。
在沒有舉事之前,他也只是一個江上的漁工。
他和一眾漁工辛辛苦苦打了半輩子魚,漁船主人家的地一年比一年闊,房子一年比一年大,漁船也一年比一年更多。
而他們這些漁工什么都沒有,反倒是落了一身的病。
隨著朝廷越發昏聵,起義的風潮一浪高過一浪,他終于也鼓起勇氣。
在一個月圓之夜,他帶著一幫服他的兄弟,把魚綁在扁擔上,借著月亮的反光充做利刃,挾持了漁船主人,成了一名光榮的起義軍首領。
這個計策能夠成功,和他的膽大心細與果決都分不開。
這樣一個人物,只要大致上不走彎路,就必然是一方梟雄。
事實上,大天王的確也成了一方梟雄,在東南割據,與北方的朝廷大軍,還有西南西北的各路義軍各占一方,相互對峙。
只是他的理想最終沒有堅持下去,他被朝廷給出的封賞迷花了眼睛,做了朝廷的討賊大元帥。
也就是這個時候,太祖人生的第二個轉折點來了。
究竟是報知遇之恩,跟著大天王一條道走到黑呢;還是堅持自己的信念,自立門戶,為天下百姓爭出一片活路呢
銀幕上的太祖皇帝滿是掙扎時,溫婉大方的文皇后掌著燈燭緩緩走來。
“濟哥可是有難決之事煩心”
“啊,夫人來了快,快坐下。”
太祖猛然回神,連忙接過了燭臺,一手握住妻子并不細膩的素手。
“這么晚了,也不多加件衣裳,手怎么這么涼”
文皇后笑道“不過幾步路的事。還不是你這一整天不吃也不喝的,把大家都嚇壞了。
這不,就有人告到我面前來了,叫我來勸你呢。”
“這些人真是多事”太祖抱怨了一句,想到心中的煩惱之處,又不禁沉沉嘆了口氣。
見他眼圈青黑,眉間已皺出了折痕,文皇后心疼不已,柔聲道“濟哥,你有什么心事,跟我說說,我也好給你出出主意。”
他與妻子相識于毫末,妻子是落難的大家小姐,見識不知比他強多少。
因而,對于和妻子訴說心事,他并沒有半點抵觸之意。
“還不是大天王的事,可真是叫人為難。”
提起這個,文皇后也不禁嘆氣,“大天王這事兒的確干的不地道,叫底下的兄弟們怎么想呢”
言罷,她又微微一笑,“讓我猜猜,你是不是不想做朝廷的走狗,卻又顧念著大天王的知遇之恩”
“知我者,夫人也”他將妻子的素手攏在掌心,低頭在她指尖上輕輕吻了一下。
“若是大天王戰敗了,歸順了別的義軍。我二話不說,一輩子給他做護衛。可是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