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說,就是兩人是真愛,一對迫于階級差距,不能正經做夫妻的真愛。
縱然老侯爺一直讓她喝避子湯,直到正妻生了嫡子才松了手,但兩人仍舊堅定地認為,他們是真愛。
雖然他一直等著嫡子先出生,但次子是真愛生的呀。
薛敏一出生,就子憑母貴,得到了老侯爺的喜愛。
偏他還自幼天資聰穎,三歲就能背唐詩,五歲就能背論語,一看就是個舉業好苗子。
老侯爺欣喜若狂,曾揚言薛家日后,全賴此兒。
這話傳到薛老夫人耳中,與誅心何異
薛老夫人固然是大家小姐,可她從小學的東西,也無非是管家理事,伺候夫君,教養兒子。
所有人都告訴她得不到丈夫的寵愛無妨,只要管家權捏在手里,家里的資源大部分都是自己兒子的就好。
丈夫另有所愛她可以忍,但他寵愛別人的兒子多過自己的兒子,甚至準備拿家里的資源培養別人的兒子,薛老夫人絕對不能忍
嫡母想要害死庶子不容易,但若是想要敗壞庶子的學業,那可有太多法子了。
比如每天叫他來自己房里抄經書,抄完之后就好吃好喝地招待,人前反復夸獎庶子孝順。
便是為了這個孝順的名聲,無論是老侯爺還是薛敏的姨娘,都得捏著鼻子認了,還要哄著兒子別反抗嫡母。
小孩子的思維活躍,正是機靈可愛的時候。
但整日里抄經書,天長日久的,再活潑的孩子,也都會變得死氣沉沉,靈氣全失。
等到薛敏能參加考試的時候,他的姨娘和嫡母就輪流生病,反正就是卡著時間,讓他考不成。
誰讓自漢以來,歷代王朝都是以孝治天下呢
薛敏越是長大,就越是明白“孝道”的重要性,也就越是不敢反抗嫡母。
直到老侯爺去世,大哥薛放繼承了爵位,薛老夫人才徹底對他放手,不再搭理他了。
可是,多年的磋磨,已經將薛敏的信心消耗殆盡,寫文章也早沒了當年的靈氣。
偏偏大哥薛放在母親的影響下對他殊無好感,不肯動用家里的人脈替他疏通。
他接連考了七八次,到如今也不過勉強得了個秀才的功名而已。
再加上當年分到的家產也不多,讀書又是一個燒錢的玩意兒,家里日漸入不敷出,慢慢揭不開鍋了。
他之所以愿意跟著兩個弟弟敲詐嫡母,就是為了搞點錢,繼續讀書科舉。
可是,后果太嚴重了。
錢是搞到了,科舉卻再也沒有機會了。
薛敏心如死灰,雖然一日三餐頓頓不落,卻仍是日漸消瘦,整個人都像是被抽干了精氣神一般。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這是失去了一切希望和動力之后,變成行尸走肉了。
得到消息之后,六皇子立刻就意識到,薛敏是個很好的突破口。
他都已經這樣了,還能指望他顧念家族嗎
只要承諾他照顧好他的妻兒,薛敏就會放下一切后顧之憂。
“薛二老爺,跟我們走一趟吧。”
看著來人桶到眼前的令牌,又看看滿臉擔憂的妻子,和瑟瑟發抖的兒女,薛敏不敢怠慢,搖搖晃晃地起身,跟著來人走了。
他不知道對方為什么來找他,卻也迫切地希望自己還有幾分價值。
只要他還有價值,就有報仇的希望。
是的,他要報仇,報毀他前途之仇
被微弱希望之火點燃仇恨的薛敏,就這樣被帶到了六皇子面前。
“這位是忠敬王,還不快行禮”帶他來的人低聲提醒。
忠敬王當朝天子的六皇子,當今太子最親的弟弟
薛敏精神一振,眼中多了幾分神采,恭敬地行禮問安“學生薛敏,拜見王爺。”
“學生你有功名在身”六皇子明知故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