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各位,實際上開墾荒地這樣的政策,我之前朝會之時就已經提到過,相信在朝堂之上的各位,還有其他的文武百官,都能夠猜測得到這么做之后的后果。
只是因為當時我急著必須要到吉州去平亂,后來回來之后緊接著又去了虔州,所以一直沒有時間找各位商議,這確實是我之前考慮欠周道之處,這里還要向各位賠個禮。
但有一點我是奇怪的,那就是這一想法能夠通過,除了因為我之前和當今圣上的建議之外,為什么沒有遇到什么太大的阻力呢,按照我們之前所說,這一條策略不是會影響地主們的利益嗎?”
“會之兄還是多慮了,當時之所以這一條政策能夠通過,而且沒有受到特別大的阻力,完全就是因為會之兄提到了,這樣的政策只局限于叛亂的地區,就算是世家地主也害怕叛亂會無限的擴大,所以這一條才能夠通過的。”
“原來如此,所以我才想北面的流民進行土地的開墾,這個不應該有任何的限制,這樣將會使得原來很多荒廢的土地能夠合理的利用起來,并且也能夠成為增加大宋人口的契機。
至于南邊的百姓嗎,這真的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既要考慮到百姓的利益,還不能夠被這些大地主們所抵制,這才是現在問題的核心所在。”
“是的,會之兄,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倒是有一個想法。”
“覺民賢弟請講。”
“對于普通的,沒有任何依附關系的百姓,能夠允許他們不斷的去開墾荒地,前提是他們確實有能力將這些開墾出來的荒地給合理的利用起來,而不僅僅只是為了開墾而開墾,那樣反倒會造成土地的浪費。
那些地主看來真正所關心的是依附于他們的那些非自耕農,對于非自耕農來說,如果說確實是因為高利貸等各種原因,使得其個人和家庭失去了自由的,這一種在政策上就不要去管他們了。”
“按照覺民賢弟之意,我們就不去管這些南邊的百姓了是嗎?”秦檜有些難平地說道。
“是的,會之兄的意思我怎會不知,只是對于那些南邊的地主來說,他們并不在乎你的什么政策,也并不在乎國家會發展成什么樣,他們更在乎的是自己能不能夠繼續過著更好的日子,就算其中有一些覺悟比較高的,更多的也還是必須要依附自己的家族存在。
而對于這些地主來說,最根本的也還是依附于他們的這些農民,只要依附于他們的雇農不會離開他們,并且在他們的土地上不斷的去進行勞作,使得他們能夠繼續過著衣食無憂的日子,他們就不會反對這條政策。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希望使得政策能夠有效的推行下去的話,那就只能夠顧及大多數人的利益,而放棄少部分人的利益,這些依附著地主階層的農民,就只能夠放棄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