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楊再業兩人比拼的一直是較為精妙的招數,交手了至少三百回合,從中午打到晚上,都不分勝負,兩方最后只能夠罷戰。
次日兩邊再戰的時候,楊再興主動要求出馬,楊再業也不在堅持,因為他和沈明陽實力只在伯仲之間,且差距極小,他知道繼續打下去,也不可能奈何得了對方。
楊再業和楊再興兄弟兩人,要真說起長相來,倒是有那么六、七分相像,等把頭盔帶起來,更是不容易輕易分辨出他們之間的區別,不細看還以為是一個人。
不過兩人在武藝上卻有著實實在在的差距,楊再興就是超一流猛將,楊再業就只是一流猛將,多的一個超字,就是不可逾越的鴻溝和巨大的差別。
這沈明陽還是拿著自己的大刀出來邀戰,他以為自己面對的,還是昨天的那個對手,因為他并沒有發現對手有什么不同。
只是此時跟他交戰的并不是楊再業,而是宋朝的超一流猛將楊再興。
沈明陽知道昨天交戰的時候,兩人實力極為接近,實力只在伯仲之間,所以他不敢有任何的懈怠,一上來就是使用自己的絕招。
昨天沈明陽和楊再業兩人之間,經過了那么長時間的戰斗,交手超過三百招,互相之間也已經知道了底細,沒有必要再進行留手,他甚至已經大概猜到,自己出招之后,對方有可能會如何應對。
昨天楊再業和這個沈明陽進行交戰的時候,楊再興一直也在一旁,觀看兩個人整個的戰斗過程,他甚至都完全記了下兩人,在陣前進行廝殺之時,會如何接招拆招,組織自己的進攻。
所以還沒有出馬之前,他對沈明陽就有了一定的了解,對手卻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對手已經換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無所知的沈明陽,還用昨天面對楊再業時的戰斗方式,來面對猛將楊再興,這無異于是自己在找死。
沈明陽覺得自己這一招還不錯,并沒有停下自己的攻擊,還等著對方攻擊之后,他好去進行下一招。
但是楊再興可不會那么配合的給他去喂招,也不會因為自己弟弟的打法,而影響到他的出招的方式。
雖說兩個人用的都是楊家槍,但是對于招式的運用,還有本身身體素質都不同,所以在他出招的時候,自然會跟楊再業有不同的選擇。
武藝還是靠自己的積累和理解,就算是實力比較相近的兩個人,使用同樣的招數,在某些時候也會有不同的選擇,更何況每個人對于招式的理解都是不一樣。
楊再興此時使用出了一招靈蛇探洞,這一招又快又恨,不做任何拖泥帶水的動作,跟之前楊再業的應對方式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