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就只有變形了。”“變形。”
姜洄跟桓憲的話撞到了一起。
接下來像是在驗證兩人的猜測一樣,場內傳來不小的動靜。隨著特殊金屬關節摩擦的響聲,屬于安赫爾機甲發生某種劇烈的變化。
原先略寬的底部變形,彎曲向上,中部微微劈開,前兩足往兩邊跑。中間的部位被大量抽出延伸出去,牽引著整部機甲變化。
這是一個有些難以解釋的過程。因為直至變形中期,他們已經分不出哪些是足,哪邊是觸手,哪些基建于裂變長炮,又有哪部分曾經屬于機甲主體
一切都變了,面目全非,但又由零散的碎片重新組成一個新的強大存在。
這部機甲變成了接近標準類機甲的形態。如果按其中的種類分的話更符合混合中性型,仔細看還是具有一點點人體的特點。雙足,雙臂,六支混合機炮,跟之前四足狀態的戰地專用機甲截然不同。
它很高,看起來幾乎有敵方重型機甲的兩倍這么高,可能還要更高一點。頂部依舊駐有一個小小的讀取感應器,但形態也與先前不同,不知道作用會不會一樣。
不過可能因為拆分出太多主干材料,機身變得極“苗條”,包括中承的主體可能都不如原先的六分之一寬。胯部細而寬,連接著左右兩足,中部隔著很長一段距離,底下幾乎可以拉出比對重型機甲的面積。
不過這樣一番變形不僅掩蓋了先前觸手損傷的問題,機身也變得更加輕盈流暢,可以輕易躲避重型機甲的平推攻擊。
“果然不愧是千面機甲士,這一手可以啊。理查德先前一通操作只怕是白費力氣了,他要再熟悉便又要再耗一波能源了。重型機甲在這方面一向都很吃能源,恐撐不到后邊。”
“也不能這么說。安赫爾這一通變形看似解了危機,然臨時變動機甲形態必然要損耗一部分的源動力,不比他先前消耗得小。所剩能源恐怕沒多少了。”
“這樣嗎我對變形機甲了解不多,還以為同其他戰地專用機甲一樣原來有這么大的限制。那設置機甲變形豈不等同于雞肋”
“怎么就雞肋了,你看這部不就用上了嗎如果安赫爾保持剛才的狀態,我敢保證不出五星分他必輸無疑。理查德明顯不會放棄這個機會,可惜他還是錯過了先機叫敵人變形成功了。”
“唉,還是不太明白。我叔叔也曾是星際戰士之中的一員,他曾經與我說過機甲除了外在表現的戰斗力、特攻及各項優勢,還有十分重要的一點便是儲能。每一架機甲的基礎儲能水平有限,一旦耗完當場又不能及時補充的話,后患無窮,可能給敵人以可乘之機。所以機甲戰斗中不應過多的消耗本機的儲能,并及時補能才是正理。”
“你想這么多干什么。咱就是來看個比賽,該怎么打人家兩機的主人不比咱們清楚嗎況且別說我說你啊,你叔叔最多不過是少尉的級別便退了下來。這場上兩位可都差點封了將位,他們的經驗不比咱們豐富你就先好好看,看看一會兒會不會有出入。”
一時間賽場內多處地方幾乎同時響起類似這樣的討論,或是議論兩方過去數個回合的勝負優劣,或是猜測兩方接下對戰的走向,甚至還有人暗搓搓地開盤加注想要賺上一筆外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