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問題么?’
沒頭沒尾的聲音傳到姜洄處,經傳導變性而顯得有些無機質的聲音還依稀聽出話語主人的擔憂。
沒問題也必須沒問題!如果這會兒管控不住隊伍直接玩崩,那她們也不會有下半場,直接場外見。
這明顯就是冒險且沒有回頭路的做法。姜洄以為克拉倫斯應該清楚才是。
而且這世上哪有萬全的辦法?
在世間無數虛擬或現實的故事中,機緣從來都是與風險相伴,就如同光的背后總是暗如影隨形。
凡事都有兩面。姜洄從一開始就沒想過自己能毫無意外穩穩通過這一關,不出意外的話必然會出意外。
她的理智判斷,現在隊伍并不穩固,只要出現足夠多的變因變會打破目前微妙的平衡。
但是她又門清兒,這個時刻不會這么快就到來——因為她一開始就劃下了限位線。
這場檢測正常的做法應該是依序號搜羅人員然后卯足勁兒抵達終點。但單體力量始終有限,場內的規則和機制注定不到最后都不知道會發生什么變化,因此在這種各方都是不定因素的情況下攪渾水無疑是最優選擇。
如何解呢?雖然考生看似都隨機散布內場狀態很凌亂的樣子,但是這種“亂”也是一種秩序,也是對“領袖強者”明晃晃的分化,讓他們無法輕易形成大小勢力。
這也促使他們不得不拋棄或熟悉活固有的人際關系,臨時組建屬于自己新的勢力網。這樣的過程更方便外界觀察獨屬于個人的特質和能力。
但按著規則在人家劃定好的框架走無疑不是姜洄的風格。讓她“拼圖”,可以但她絕不會當被蘿卜吊著的蠢驢完全牽著鼻子走。
行,拼圖嘛,最需要耐心。一時間拼不完也沒關系先拼能找到的,撈到重復的也沒關系先擱一邊備用,畢竟誰也不知道后邊會出現什么意外。
她接納零散的人員是為“合縱”。但與此同時這些接納的零散人員無疑也是潛在的不定因素,因為在沒有可供聯系的公共利益的情況下任一人都可能會背叛。
但她也不至于這么自大以為不會存在背叛,或者說她一開始就預判了可能會發生的背叛又或者說“背叛”也是她設定中維持隊伍穩定的一環。
拒絕前三個序列號的附庸是為了截住龍頭,不讓這艘船起第二個頭;而拒絕后三個序列號的附屬者是為了斷尾,也是給自己留余地。
因為有時候微末者控制不住的怨恨可以瞬時崩潰一整支強者的團隊。就像強者可以輕易為自己謀生路,弱者努力到最后卻還是只能附庸依別人求生一樣集體一旦陷入危機遭遇危險和風險時,后者往往會成為首要被拋棄的人。
所以掐頭去尾是姜洄給自己的臨時合作“隊友”們劃下的定位線,明白地告訴他們這場合作關系是臨時的、有限的,也是不穩定并隨時可以結束的。
那么問題來了——他們是否還會再這樣諸多的不穩定因素下安心依附姜洄的本支隊伍呢?
答案無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