醞釀許久,在各方可控不可抗力的推動下終于交匯的兩軍交戰的場面會是什么樣的呢
刀槍劍雨槍林彈雨理論上確實會是這樣。然而誰都別忘了,這個開學檢測本質上就是一場“撕標簽游戲”。
大家都以代表自己的“標簽序號”為入場券,以被撕掉“標簽”作為這場游戲終結的標識。
而為了統一檢測標準,校方實質沒有給學生配備任何具有攻擊性質的兵器武器,所有人都是空手投入場內,也就意味著他們必須靠自己赤手空拳一路打到終點。
所以別看他們一路通關得利索,攻擊這支隊伍圍剿那只隊伍的,實際上極少戰術可言,或者應該說沒有多少施展戰術的空間。幾乎都是瞄準目標,然后大略布置一下站位,然后呼啦啦一群人圍上去痛毆敵方。
這也是姜洄她們能這么快收攏隊伍的原因。因為這些敵人們實在是太顯眼了,單一的攻擊方式限制了各自隊伍之間的距離,離得遠了可能所有隊伍遠遠甩在身后都不自覺,離得近了便又只能面臨不斷與各支隊伍正面交鋒的局面。
在這個局面中,姜洄這樣模式的隊伍反而占據了不小的優勢。他們人多且團結,碰到的小股隊伍往往在無力抵抗的情況下被清剿殆盡。即便有幸運存留下來的成員也都識時務地被編入邊緣的附屬隊伍。
人越聚越多,越多越強,也就月所向披靡,無可匹敵。
姜洄用現事實證明,在這片沒有槍支器械以及各色道具、外部條件的戰役中,人多勢眾便為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她帶領隊伍走在這條不怎么合乎常理打破常規的道路——算是走對了。
但她先前策略的成功卻越發顯得她眼下的輕率。放棄人數優勢,并且即將與一支實力明顯不低的隊伍交戰這怎么看都是自毀長城式的行為。姜洄不應該分兵,還選擇了不熟悉的人充當接下來的隊友。
外場不少即便是身經百戰的士兵都有些摸不清姜洄的意圖了。
事實上如果這場檢測是積分式的競技模式,姜洄此時當然不應該拋棄自己的優勢選擇分兵。
可問題是賽制的規則是定向的,并且是有條件的。姜洄權衡眼下的狀況以及已經迫在眉睫必須考量的某個巨大隱患,最終才定下這么個鋌而走險的計策——目的是為了讓自己的隊伍盡早盡快在最小的阻礙下抵達終點。
所以這條路是自己選的,危險但收益也呈最大化。姜洄沒有時間去后悔了,也必須得成功不成直接便是淘汰了沒有挽回的余地。
并且對于這支臨時組建的斷后小隊來說亦然,他們是考慮風險過后才選擇留在此處的。
或許他們之中也有不少人打著不同的小九九,可毫無疑問目前來說至少現在他們的利益是一致的,毫無疑問也是自愿以身投入那一個可能性。
于是身在外場觀看的眾教官只見這兩支隊伍以各自的方式“備戰”了沒多久,然后便以最快的速度毫無過渡地戰到了一塊兒,中間絲滑得沒有一絲絲阻滯。
不是,這兩撥人就這么水靈靈地打起來了!還以為會有什么更詭譎的轉折,畢竟兩撥人都不是按常理出牌的人。
你們應有的精彩開場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