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熹一行人不少,還拖了輛大車,上面裝著給祝三一家的東西。柴米油鹽、雞鴨羊酒、衣裳布料之類,又裝了兩個大食盒,滿滿當當的一大車。
金良騎馬在前面引路,一行人引了不少人的猜測注目。因為走的是陳府的方向,此時,大多數人還以為他是去的陳府。
笑容從祝三的臉上消失,她面無表情地看著這一隊人,心里是有點戒備的。她是真不明白,案子都破了,她哪里還值得鄭熹這樣的大人物唱這么一出反常即妖祝三懷疑鄭熹有什么陰謀。
金良跳下馬來,對祝三說話客氣了不少,說“三郎,欽差來看你們家來了。”
鄭熹下了馬,上前兩步,道“我們又見面啦。”
祝三點點頭“嗯。”
她沉得住氣,金良也不嫌她冷淡,道“不請我們進去坐坐嗎你閃開點兒,讓他們把東西搬進去。”
祝三往他們身后瞧,只見一輛大車,押車的、跟車的都有,問道“什么東西”
鄭熹道“謝禮。”
“啊”一下給祝三弄不明白了,“謝什么”
鄭熹道“你幫我破了案子。”
祝三搖搖頭“你自己能查出來,謝就不用了。里頭黑,真要進來坐嗎”
鄭熹道“要的。”
祝三將一人引進屋,摸出了蠟燭點上。
鄭熹就著微弱的燭光看了一下這間屋子,家徒四壁,里外間用一道草簾子隔開,里面隱約有人聲,外間一塊木板上放著條卷起來的被子。外間觸目所見,只有一些零碎的舊家什但是收拾得極干凈整潔,就是這些零碎擺放得也很整齊。所有這些加起來,未必及得上鄭熹手上一枚戒指值錢。
但是干凈,收拾得很用心,是認真過日子的樣子。
鄭熹命人將柴米一類搬進來,他出手大方,手下也很有禮貌,東西堆放得也很整齊。張仙姑在里面聽著了,推推丈夫,輕喚他一聲,朱神漢卻還在燒著。張仙姑還是忍不住端了碗水出來“您喝水。”
她見過鄭熹一面,但不曾見過他斷案,水放在桌子上才起想起來要給他行禮。鄭熹和氣極了,對她說“您不必客氣,我是來謝謝令郎的,這個孩子很聰明。是他對我說案子有蹊蹺,我才能這么快破案的。他是救了他父親的。”
張仙姑有幾分輕飄飄的得意,臉上已經止不住笑了,口中還說“您別夸她,她小孩子家,不禁夸。”
鄭熹道“要的,做得好就該夸的,我還要謝呢。這些就是謝禮。”又有隨從上來奉上了盤銀綻銅錢。張仙姑上回見這么多錢還是于妙妙被騙的時候,想接,又擔憂,看了女兒一眼。
祝三道“娘,你去看看爹。”伸手從擔上又拿了根蠟燭給她,讓她去里間點上。張仙姑輕飄飄地捏著蠟燭去了里間,機械地點上,望著火苗有點發呆,生怕自己在做夢錢,有來得這么容易的嗎
祝三也在想錢,有來得這么容易的嗎
看了一眼桌上的銀錢,她說“太多了。”
她與上次見面上變化很大,鄭熹饒有興味地看著她的變化,面色不變地說“多不多,要看給的人覺得值不值。”
祝三搖搖頭“我做的本來就不值得這樣,我是想撈我爹,也不是為了幫您。您覺得自己得著了點好處,心里過意不去,是您厚道。我要真接了,就是我不識數了。”
鄭熹道“小小年紀,怎么計較這么多呢對我不多,你正需要。”
祝三道“我也想瀟灑,又怕您要從我這里再找補點別的。”
鄭熹笑了,十分愉悅“一來道謝,一來是有些事兒想問你,唔,請教。或許會問得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