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纓也不怕他,在老家的時候,兩位跳大神的同行一左一右想抓她的把柄,她還不是從容地把個桃子在他們的眼皮子底下變沒了那天她可是哄了李財主一貫錢,又多吃到了個挺好吃的桃兒呢
眼下這才哪到哪兒啊
她下手很快,刷刷地分完,發現評事們果然審的都不是什么大案了。大案,得他們出差到外地的時候,撞運氣才能撞上呢。現在一群被拘在大理寺的評事們,都只能審些“雞零狗碎”。
說是“雞零狗碎”,其實也不小了。真正的小案子都是在鄉間地頭或者縣衙之類的地方,全是雞毛蒜皮,有人犯了罪,照著律令嚴格來判也就是當場打幾板子打完開釋。
祝纓手眼不停,左評事案卷,每天也就干個十來份,分完了類,祝纓發現自己也就把案情大致給看完了凡有贓物的、有物證的、各人有整齊畫押的,看起來沒太大問題,這也就算復審過了
不然呢
饒是如此,她還是挑出了其中一份看起來奇怪的,就是畫押的時候筆跡不對。畫押,一般幾種,識字的人有自己的花押,不識字的,就畫個圈或是線,又或者是以墨線記下此人手指形狀、長度之類。
這個案子,案犯明明是個書生,居然不是簽的花押而是畫了個指模。從文字上看,罪行與刑罰相適,描述也很清楚,怎么做的、材料來源在哪兒,樣樣合得上,沒有任何的問題。犯的是私自鑄錢的罪,要流放三千里,這也與書生的身份不太合。
倒不是說讀書人不會干這種事,而是讀書人一般不會親自干這個事兒,什么私鑄之類,通常會找別人主持,要么是什么親戚,要么是什么仆人,這就很可疑了。留著個讀書人考個功名不好么
要么案子有隱情,要么“書生”身份為假,或者“書生”名不符實。祝纓提筆寫了自己的疑問,預備等會兒專門再捋一下這個案子。
裴清瞳孔一縮“這份拿來,再行勘驗”
祝纓把每一份都做了個自己懂的標記,把這一份抽出來給了裴清,然后眼巴巴地看著他。
裴清問道“你看我做甚”
祝纓兩手一攤“干完了啊。”
裴清一怔“這就完了”
祝纓道“不然呢”
裴清又指著王評事面前的一疊案卷讓他拿過來,祝纓又把王評事的活兒給干完了。
左評事與王評事一頭的汗,不停地看外面的日頭快點到飯點兒吧,快點會食吧,大家都去吃飯,好叫這兩個閻王收了神通吧
半個上午,你看二十份,干了別人兩天的活兒,你還叫不叫大家活了
終于,老天聽到了評事們的心聲,會食的時間到了
裴清點點頭,說“很好”拿了那一份案卷走了。
裴清一走,有人在埋怨“小祝,才說的你,怎么又干得這么快了這下叫咱們怎么干呢”
左評事道“別吵吵小祝啊,先吃飯吧。”
會食的時候,一個小吏又提了個食盒過來,說“裴少卿說,祝評事做事很好。讓把他自己的一道菜給祝評事。”
小吏打開食盒,取出一只大湯盆來,里面整只肥雞煮了一大盆的雞湯,湯上飄著亮黃的油。祝纓有一葷一素覺得吃得還挺好的,素的是碗菜瓜,葷的是菜瓜炒肉片,有肉沒想到裴清的餐桌上豐盛成這樣他把一整只雞都給了祝纓,既沒少一只翅膀,也沒缺半條雞腿,并不是他吃剩下的。
祝纓對左評事道“我也吃不了這么多,咱們分了吧”
左評事道“不用不用,給你的你就吃,不然叫裴少卿知道了,還以為你挑剔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