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丫頭瞧了她一眼,說“娘子說,自己買干凈的粽葉、白米,自己包。”祝纓就帶她去買了粽葉、糯米,又抓了點棗、分了點咸肉給她,最后給了她兩只大鵝蛋“一塊兒擱鍋里煮著吃吧。”把人給帶到路上放下,她自己才回家。
回家也不說遇到誰,卷起袖子切咸肉,又幫忙包粽子。張仙姑道“你拿回來的那個粽子,頂好,咱們正日子再吃,這些個煮著這幾天吃,又頂飽,又好捎帶。”
她計劃得挺好,祝纓在端午當天中午卻沒能在家吃飯她被鄭熹叫了過去。
鄭熹也得過端午節,但這個端午節他仍是抽了空把祝纓叫了過去。
祝纓到了鄭府就被引到一處臨水的小榭。給她引路的小廝是個熟人,她就問“這是有什么事兒嗎鄭大人不過節”
小廝笑道“都是自己人,得見一見。小的心里,您是里頭這個。”他比了個拇指。
祝纓到了水榭,發現主座空的,鄭熹還沒來,底下已經坐了幾個人。
左手第一個的年輕人穿著在這些人里最好,無論是衣服的樣式還是各種佩飾都很講究。左第二是個年輕的文士,斯斯文文中透著點指點江山的傲氣。左第三與左第二有些類似,卻又顯得內斂一些。
右手第一個她見過的,是個年輕的賬房,鄭熹查賬、抄家的時候祝纓與他打過交道,此人叫邵書新沉默寡言,祝纓也就不招惹他,知道他是鄭熹找來的人就罷了。沒想到在這里見到他了。右第二看起來有點金良的氣質,應該是個軍官,年紀二十來歲,看他的手上的繭子是個常年操練的人。
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牲長得不錯且年輕。
小廝把祝纓引到了右手第三的位置上。
祝纓一看位置,再看看人,心道狗日的,我排最后啊
又看看小廝,心說小王八蛋,你剛才拿話糊弄我。
她剛坐下,鄭熹就過來了,身后跟著甘澤和陸超。他一來,眾人都起身。鄭熹含笑坐下,道“都坐,不必拘泥,都認識了嗎”
那是不認識的
鄭熹就給介紹了一個,左手依次是鄭熹的族弟鄭奕、翰林藺振、御史姜植后兩個是考進士科的。祝纓以前是土鱉一個,現在也跟仕林不熟,所以不知其名。
右手第二個,也就是祝纓旁邊是校尉溫岳,溫岳他爹是鄭侯的老部下。
比較令人驚訝的是邵書新,這貨居然不是普通的賬房,兩年不見,他在戶部都干到員外郎了雖說品級與祝纓差不多,但是人家是度支,感覺比自己這個抓賊的強太多了。也不知道當初他是怎么跟大理寺當賬房的。
所有的名字報出來后,只有鄭奕因為“鄭”字多吸引了一點目光,其他人就平平了。
六個人里,只有祝纓在京城有一點稀薄的小名氣,一部分是來自于龔案,那是兩年前了,大家說她為人善良、靦腆、好說話,然后也就忘差不多了。另一部分是來自最近,因為王云鶴,說她應該品性不錯是個好人,王云鶴才會見她,京兆府衙也說,她破案上有點本事。最后還有一點零星的名氣來自花街,說她不作踐人。憐香惜玉說不上,就是,人挺好。
鄭熹卻很滿意這幾個人,一眼看下去,年輕、端正,很好
他說“有些日子沒聚啦,正好今天大家都有空,來”
遠處細樂響起,酒饌陸續上來,鄭熹特意囑咐“給三郎上茶,他喝不了酒。”然后又對藺、姜二人說“該休息的時候也該休息。認識認識新朋友。”
他沒說什么重要的事情,仿佛就是找幾個人來隨便過個節,介紹幾個人認識“多多親近”。眾人走時,又給各人準備了一份節禮,表禮四端,另有金銀等物。
出了門,別人都有小廝跟著,只有祝纓自己抱著東西,后面甘澤跑了出來說“我送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