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纓揣著加餐去了大理寺,花姐吃完了飯,與張仙姑收拾完了碗筷,先去尼庵。尼師見了她也高興,說“還道你不來了呢。”
花姐道“弟子一心向佛,怎么會不來呢”
尼師笑道“你來念經也是真心,想學些醫理更是真心。”
花姐道“學這個也不是為了敲富貴人家的門,是想能堵窮人家屋頂的洞。”
“阿彌陀佛。”尼師宣一聲佛號,招呼花姐過來接著忙。花姐也歡歡喜喜地過來,跟尼師一道配些消暑的飲品,放大鍋里煮好了,讓小尼姑們抬到山門外頭一個棚子里,里面擺幾只碗,盛了晾涼,供過路人取用。
忙完了,又向尼師請教溫小娘子的妹妹的病癥“說是小產,我覺得是宮里沒干凈”
尼師道“好些病癥是一看就明的,他們外頭郎中治不好,是因為不能看。你能看,就比他們強多了,不必因他們治不好,你就自覺也治不好。”
花姐得了指教,過一日去了溫家,先給溫母復診,見她的表情平展多了,不再是皺著臉。再與溫小娘子一道去溫小娘子妹妹家,為這個年輕的婦人診治。先開一點藥調理,第二天再去為她清病根,最后留下恢復調整的藥方。
溫小娘子姐妹倆千恩萬謝,花姐心里喜悅,也只是笑笑。人家給她謝禮她也收了,預備給祝家貼補點兒,再留點兒給慈惠庵里買點藥也是好的。這兩年都是祝纓養家,又花錢幫她學醫,她也能拿回頭錢了,心情十分愉悅。
因為她這個人醫術對癥,溫母自覺好了很多,對溫岳道“我病了這些年,你還要我跟二十歲的小娘子一般行動如風是怎的這就很好啦雖是府里的面子,識得這么個人,他愿意幫咱們,咱們這里見了效,又央了人情給你妹子瞧好了病,咱們就該去登門拜謝。不能叫人家說咱們不識禮數、只會占人家便宜。”
溫小娘子也說“那位大姐極溫柔周到一個人,又體貼、心也好,我也愿意長久與她相好下去。聽說,她兄弟也是個可靠的人,咱們交這個朋友也是很合適的。”
溫岳已向甘、陸二人打聽了一回祝纓之為人,兩人都說她“仗義”“看著不粘人不上趕著奉承,但是心里明白”,便說“我早已打算好了,等他也閑了,就去。”
溫母道“還等什么晚上就去嘛也不要吝惜東西我說一句,你們兩個是孝順孩子,尤其是大娘,自嫁進家里來,大郎拿回家里不少,在我身上花的也多,還要費力伺候我,大娘也不抱怨。如今我好了,咱們省好些開銷,以后你們兩個日子也能寬裕些,也好松松快快地玩耍、好好養幾個孩子下來。一家子紅紅火火過日子”
一家三口都是明白人,真個備了一份厚禮,溫母又教溫小娘子“我看她也沒個藥箱,已悄悄叫人去打了口藥箱,等會兒取了來,算給她的謝禮。”
溫小娘子道“不如索性晚點,明天我再叫人去生藥鋪子抓些藥,將藥箱抽屜填滿了再送,豈不更好禮物大郎早叫我準備了,也還差一點。明天備齊了,送個拜帖,后天正好休沐日,豈不更方便”
溫母道“你想得周到。”
一切準備妥當,溫家一家三口才登門。
祝纓這里收到溫岳的帖子,笑著拿給花姐看“這是為你來的,我們是沾光。”
花姐心里高興,口上說“是你先想到的,不然我還在庵里不敢出來呢。”
祝纓道“終是你的本事我昨天往那家酒樓里定了好酒菜,今天不管他們留不留下來用飯,咱們自己都要好好慶祝一下”
張仙姑樂道“這下好了,花兒姐也能安心住下了頭兩年我看花姐住得不安心。”
“干娘”
一家子客氣個沒完時,溫岳一家已經到了,溫岳自己有仆人捧禮物,溫母還有個丫環扶持,溫小娘子沒帶丫環,花姐知道她在家也是有個丫環的。祝家就什么都自己動手了。
賓語寒暄了一回,溫家先是道謝,祝纓并不居功,只夸花姐。花姐則說“心里也慌得很,是大娘子自己積德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