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是領牌子“拿著這個,領祿米、領錢這些是朝廷發的。”
“哎”
“肅靜”
祝纓道“排好隊,一人一樣地領”
女卒們又列好隊,碎步急趨地領著東西。她們不用人教,領錢糧的牌子隨身收好,拿盒把東西一總裝了。再把鋪蓋打卷背身上,都是干活的行家。甘、車二人手腳慢點兒,付小娘子和徐大娘就幫她們把鋪蓋捆好。
祝纓道“好了,今天先安排這些,明天自己過來,把炭補給領了。”
那邊看庫房的拿個賬本出來“來,給我簽名畫押,自己核對了數目,不要有差”
胡璉開始還看得有趣,現在已經在模仿著打蚊子的樣子了。祝纓看她們領完了,道“好了,再把她們帶回女監就算完事兒了。”
結果,帶回女監也不完,祝纓沒讓她們收拾東西,而是說“走吧,會食的時間到了。”
會食,大家一塊兒吃飯。不過有些重地是離不開人的,比較大牢。女監則是因為現在沒犯人,所以可以鎖了門一起去吃。等到有犯人的時候,就只好送飯在這里吃了。
官與吏吃飯也不在一個地方,就像小官跟大官吃的也不一樣。祝纓也不伺候著鄭熹他們吃飯,她跟同僚一起吃。因為添了女卒,她提前給她們劃了一張桌子,桌子孤零零的,與男吏的桌子隔了一丈遠。上面的食物倒是與男吏的一樣。
祝纓這天是先檢查了一下吃食,才回去自己那里吃飯。
胡璉就開她玩笑“冷少卿說,鄭大人拿你當兒子養,我看你拿她們當閨女養。你好歹年輕,長得還嫩。她們好些比你大,有的都能當你娘了,你還這么看顧著。”
“我招來的人。”
祝纓吃飯快,快吃飽的時候聽到那邊有點囂鬧,捏了個饅頭蹓跶了過去。起因是女卒們挨到了第一次不能說是擠兌的閑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份飯,不過大理寺有祝纓,她有個規定只要想吃,就吃飽,菜不添,主食管夠。主食的差額大理寺補貼。官員一般不用怎么添飯,這一項主要是惠及小吏。
女卒這邊桌上要添飯,不遠處有人看到了,就驚訝地說“女人也能吃這么多肚皮不能這么大吧”
他們本是“竊竊私語”,不幸被女卒們聽到了,女卒們就不高興了,周娓忍不住,說“看好你自己的碗吧你們添得,我們就添不得了都是大理寺當差的,誰比誰高貴呢”
有人還嘴,還不是壓倒性的令他心服口服,嘴欠的就來了興致。還有些缺德鬼一邊圍觀,看吵架下飯。也有些老成的勸架,但也沒有賣力阻攔。
場面頓時熱鬧了起來。
祝纓踱過來的時候,正巧又出了一件事。
徐大娘家里人口多,吃不上這么好的主食,也不能常吃飽。她拿了塊布想包一點饅頭回去。本來是悄悄的,跟自己桌上的人一說就得,哪知那邊一吵,許多人看了過來。又被人說了“不能往家拿的”徐大娘臉漲得通紅,付小娘子其實也想,但是手慢了一點,忙說“我們在這里吃少一點,省一點帶回去。”
“那也不好吧”
吳氏是父親、丈夫都在這里的,忙對同僚說“大理寺確實是這樣的,都放下吧。錢糧還不夠吃的么何苦來叫人說嘴。他們的嘴,也不饒人的。”又跟那邊的人說,“都是在這里當差呢各位伯叔、兄弟,各吃各的吧一樣的當差,就能一樣的吃飯。”
大部分人給她的面子,還有人剛才沒能占上風教訓得新來的女人低頭聽話就心里不痛快,非要說“那要跟小祝大人說道說道,伙食的錢是有份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