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你還會趕車呢。”
“嗯,上回進京就是我自己趕車的。”
“教教我吧。以后我來趕車,你在里面歇著。”
“行。咱倆輪流換手。”
兩人慢慢地走,慢慢地學,起初一天也就走個二十里,她們也不覺得這有什么不妥。到了一處驛站,尋一小間屋子,驛站賣飯她們就買一點。不管行人的飯,小黑丫頭討一眼灶,自己弄些米蔬燒了飯,與小江兩個一起吃。夜間睡在一個陌生的地方,也不覺得特別的害怕,門窗都栓好,兩人都有點興奮。
走了兩天,離京也不過五、六十里地,小江駕車漸漸手熟,小黑丫頭也要學一點。
兩人就尚著官道走,到了一處驛站,先住下,再到四處轉轉。聽驛站的人說說本地的風物,覺得有趣就逛逛,不感興趣了就接著往下走。離京城比較近的地方她們不太感興趣,小江也擔心在附近遇著“熟人”,頭幾天就沒有逛。
這天晚上,正在一處驛站的大堂的角落里坐著喝稀粥啃咸菜,外面突然來了幾匹馬。兩人行了幾天路,看來人的裝束也能猜出些來歷了,這幾個人應該是傳遞朝廷往來公文函件的差人。
果然,他們到了之后先要了兩間房,就在大堂里連吃邊聊了起來。其中一人說“快些吃,吃完了早早歇下,明天還要早起趕路。”
另一個年輕的人說“何必這么著急這不是朝廷給那位祝大人的回函嗎”
先前一人就說“正是給他的,才要著緊些。哎,仔細你在這里偷懶,他在那里掐指一算給算著了。”
“這么靈嗎”
“沒聽說嗎有個小孩兒叫人給綁了,他掐指一算,算出來是仆人干的,小孩兒就在家里”
小黑丫頭偷笑了兩聲,低聲對小江說“在京的時候,不是說祝大人巧妙安排,派了手下的能人飛天入地探聽到的嗎”
小江道“噓,聽他們怎么編。”
那邊又不編故事了,說起陳萌升職了,有人羨慕他有個好爹,又有人為祝纓打抱不平,說她干了這么多的事兒,末了,宰相兒子升官兒了,她還得去三千里外。“這人的命啊,可真是能干不如有個好爹”
又有人說“你不知道,他與陳相是同鄉呢。聽說,他離京的時候陳相帶著同鄉們去送行的。這些大人物們的事情,咱們就別猜啦。”
“同鄉以前沒怎么聽說過呀。”
“害他們的事兒怎么會告訴你”
小江聽著漸漸入神,晚上跟小黑丫頭回到了房里,她說“小丫,我知道我們要去哪兒了。”
“哪兒呀”小黑丫頭興奮地問,這孩子只有十幾歲,正在活潑好奇的時候。
小江道“咱們去陳相的家鄉,看上一看。”
“是去那個人的家鄉吧”說完縮著脖子等小江生氣。
哪知小江不在意她的調侃,反而說“我差一點兒就在那里生長了。以前錯過了,現在我自己能做主了就要去看一看。”
“好看就看”小黑丫頭剛才說錯了話,現在馬上附和。
“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