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纓前腳走,他后腳出了縣學說是回家收拾衣裳。
才出縣學大門,就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在問“大人,許咱們去府學么”
完了甄琦心中一緊這是他娘上一回要轉科的時候,他是有些意動的,無他,家貧。以自己的資質,與人爭進士很難,但如果轉個其他的科,出頭會更容易些。他也想過,縣令大人敢讓他們轉科,或許會有些安排。縣令大人自己就是個明法科,恐怕是有門路的。
但是他的母親卻認死理,必不肯讓他轉,險些以死相逼,甚至說“便是縣令大人也不能這樣,你要不敢說,我去找他說去半道上改行,哪有那么容易的改完了,他一時得了面子,你的將來怎么辦這不是將人架到墻頭上么好容易你讀書上頭有出息,拼了一條命,咱們也不能毀了前程。我找他說去你親爹不是這縣里人,你也不是,不歸他管”
此后他娘就有點防賊似的,總覺得縣令大人要害她兒子。甄琦好說歹說,連蒙加騙,才沒讓他娘去找祝纓鬧。
甄琦趕緊上前兩步,聽祝纓說“當然。”
他娘陪著笑解釋說“大人,小婦人不是福祿縣本縣人,是改嫁過來的,前夫在鄰縣的,甄琦是前夫之子,不是本縣人。”
祝纓說“哦。”她眼角的余光看到了甄琦,嘆了口氣,對甄琦招招手,問道“你是自己上府城,還是跟我一道走”
甄琦臉漲得通紅“大人,學生”
祝纓道“你不是本縣人那就不該在福祿縣學里,也罷,你去考取府學吧。”
他娘當場磕頭“多謝大人。”
祝纓擺了擺手“回去準備吧。”
跟著她的人、縣學里送她出來的人都面露不忿之色,縣學中的人雖然也對轉科的事不熱衷,卻沒什么人把這事記在心上,都不懂甄母之心,只道祝纓對縣學極好,甄母這般做實在無禮,甄琦急不可待地要去府學也未免涼薄。
小吳輕聲罵了一句“小白眼兒狼。”
祝纓道“胡說。”
小吳哼唧了一聲,不再說話了。祝纓轉臉對博士等人道“都回去準備吧,明天出發不要遲了。”
回到了縣衙,祝纓又讓小吳去找張翁來。張翁不明就里,他也不知道甄琦的事,祝纓卻記得甄琦的繼父是他的族親,甄琦是蹭的他家的書讀的。她開門見山地對張翁道“張翁,甄琦是你家親戚”
“算是吧。”
“他母親說,籍貫不在本縣,則不是本縣學生了,這是我的疏忽。”
“害當年帶過來了,就算張家養子,雖不改姓,也是咱們養活的”
“不提這個了,那孩子是個孝子,他母親為了孩子更好的前程也沒有錯。只不過我看他是不好意思再跟著我一同去府城了,你幫幫他的盤費吧。”
張翁肚里把甄母罵了一回,口上答應道“是。”
第二天,祝纓便帶著一行人往府城去,趙蘇此時亦隨行。他不想去府學,但是跟著義父出行他是愿意的。
這些日子他深深明白,一個人做事漂不漂亮也與見識有關。譬如甄母,這老婦人得意兒子資質,一心想要兒子走坦途固然無錯,只是事情做得不好看。他想自己常年在福祿縣,見過的世面并不多,不如總在義父身邊,也好多學些事。
祝纓也不拒絕,兩人并轡而行。學生們都坐在幾輛車里,甄琦母子則在前一天就自行前往了。
趙蘇一路向祝纓請教一些事情,說的最多的還是阿蘇家的事兒,他說“不知義父對獠人有何安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