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祝纓回到縣城,早有鄉民出城來圍觀她,其情況比之前幾次出城更熱烈。祝纓見狀下了馬,問道“縣里出什么事了嗎”擠在前面的人張口差點落淚“大人,以后可不敢孤身犯險離開這么久了”
祝纓一口答應“好。”
“真的”
“真的。”
圍觀者都歡呼了起來。
她該跑的都跑了,現在就剩六月末去州城一趟,其他的都是在縣里就能辦得了的了。這答應的話不算是騙人。
祝纓對趙蘇道“你先回答,將那稿子擬出來,過兩天拿到衙里我來看。”
趙蘇之前已代阿蘇洞主寫過奏本,這回也有底氣了,答道“是。”這回的奏本主題還是榷場,而不是“歸附”,這是祝纓與阿蘇洞主商議好了的,一點一點的來。
祝纓獨自回縣衙,怎么樣走的還是怎么樣回,還帶回了禮物,這是縣衙幾十年沒有見過的奇景了。汪縣令之前的縣令不是沒想過與阿蘇族緩和,卻總也不能成功,不想祝纓卻能做到。
關丞與莫主簿等人一個勁兒地猛拍馬屁“這些年也不見有一個縣令如大人這般精明強干”
祝纓道“皆是因為諸位可靠,我才能放心離開。”
互相吹捧了一回,關丞又要說縣里的事務。祝纓道“你辦事我還能不放心么明天再說,今天都歇一歇。這些日子大家都辛苦了,今天放假半天,”半天假,整個縣衙都快活了起來。
祝纓匆忙回到后衙,又被家里人圍著看了一圈,張仙姑見她全須全尾地回來,不再抱怨,只催著她洗澡換衣服“都要餿了”
祝纓聞了聞自己“哪有山上還挺涼快的。哎,我帶回來了些東西,你們看看。”
她自回房洗沐,換了身袍子出來,見他們都在看她帶回來的山寨土物。以山珍為多,張仙姑道“哎喲,這可值老錢了。在京城”
祝纓心想,在京城那得算上運費了,這些東西在產地沒那么貴。也伸頭看了一下,各色菌子、土布,更有一整套的銀飾。她想起了蘇媛說過,她們山里還有銀礦。花姐打開一個匣子,驚訝地說“丹砂”
祝纓道“你用得著就拿走。”
山中有寶,但是她在寨子里這些日子都沒有看到礦,據寨子里的人說,這些礦產離寨子也挺遠,運輸困難。
祝纓看了一回帶回來的東西,自己家留了一些,又將其中一部分散給縣衙上下。晚間便開始寫奏本。
她的奏本上詳述了自己這些日子的見聞,將阿蘇家的物產列了一些,又標出哪是自己親見,哪些是聽說。
其次寫了與奇霞族交好的好處縣里可以安心勸課農桑。再寫了自己開榷場的詳細規劃,何處設點,開設的頻率,規模不過眼下不必太大,一月開一次,由縣衙派人去主持。大概的物品,以及山中有哪些是山下也比較需要的。
向政事堂陳明了自己的觀點榷場是可以開的。yhugu
第三日上,趙蘇也將自己寫好的稿子拿來給祝纓看,依舊是以阿蘇洞主的口氣寫的。祝纓看了,又指點他將其中幾句稍稍改一改,讓他重新謄抄好。
等趙蘇謄抄完了拿來,祝纓問道“你還愿意時常往你舅舅那里跑幾趟嗎”
趙蘇一凜,道“但憑義父吩咐。”
祝纓道“坐。”
趙蘇坐了下來,祝纓道“以往不安排你是因我只知你父系,現今你母系我也見過了,是時候與你好好談一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