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仙姑和祝大聽人夸他們閨女,心里得意得緊,對小吳,他們就不謙虛了,祝大道“她打小就有主意。”張仙姑道“是哩”
他們一處說笑,花姐在外面將曬的草藥翻一翻繼續曬,七月開始,福祿縣就沒有那么多的雨水了,晴朗的天氣變多。花姐翻一回草藥,抬頭看到祝纓,提著裙子跑過來問“回來了”
“嗯。”
“小吳夸你呢。”
祝纓道“我不過比他有點定力罷了。”
花姐道“定力也是一種本事,比眼力還可貴呢。”
祝纓不客氣地說“對。”
花姐被逗笑了,笑聲將張仙姑和祝大又從小吳的“說書場”引了過來。祝纓看小吳也出來了,說“也給你半天假,將你的東西也收拾好。”
小吳從懷里掏出個小布包來,里面裝著他買的珍珠,說“大人,這個您給收著,我怕自己放不好。嘿嘿。”
祝纓道“大姐,你給他收了吧,這是他給家里買的。”
花姐也接了,小吳陪了一堆好話,花姐笑道“放心。”
侯五十分羨慕,心道我什么時候能有他這個運氣,說好話也能趕上大娘子他們聽到,還能趕上大人回來聽到。
張仙姑看到女兒就顧不上聽好話了,她拉著祝纓說“走,屋里說話。”
張仙姑與祝大現在對她往一些繁華的地方跑并不擔心了,女人喜歡漂亮的東西,珠寶正在其列。張仙姑看了幾塊寶石,頗有點不舍,祝纓道“喜歡就挑兩顆。”
張仙姑把寶石放回了匣子里,嘆了口氣說“哎喲,咱哪配呀,只要你好好的就行。上峰不得打點么咱們現在有吃有喝,穿的新衣、住的大屋,還有杜大姐,我也有金有銀。不在這上頭非得圖個好看。”
女兒做官久了,她耳濡目染多少知道了一些,上峰是得孝敬的。得罪了刺史,就得打點好比刺史更大的官兒。
官兒越大,越不吃素。王云鶴是好人,別人呢就她隱約聽到的風聲,祝纓在大理寺的時候可沒少借著公中的名目給鄭熹好處。包括鄭熹的親戚,比方那個鄭奕,就為了他家失火,祝纓還被參了呢
張仙姑都記得真真兒的,現在外任了,能少了這些嗎還有大理寺的那些人,人情要沒有了點實在的東西來維系,也是容易沒的。
她說“都收好了。”
祝纓道“知道。”
花姐問道“珍珠還是要制粉么我來吧。”
祝纓道“好。”
花姐順手抄起一把形狀各異的珠子,忽然笑道“這個長得倒像個柿子,我留著玩兒了。”
祝纓突然說“等一下,我瞧瞧。”
她從花姐手里接過那顆珍珠仔細看了一下,這珠子有小指頭大小,長得像個扁柿子,祝纓道“你先把這顆收好,余下的也先不要磨了,等我看一遍再磨。”
花姐不知道她要做什么,仍然說“好。”將一大包珍珠又給了祝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