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纓看向顧翁,問道“顧翁的意思呢”
顧翁支支唔唔又說不出話來,祝纓笑道“看來顧翁還是有所猶豫的,顧同,你先跟小吳去洗把臉。”
顧同微微一頓,將兩個人都看了一眼,道“是。”他捏著兩把汗,將賭注壓在了祝纓的身上,他希望自己心目中才樹起來的榜樣不會讓自己失望。
孩子一走,顧翁就開始大口喘氣,一副被氣得不行的樣子。祝纓道“我以前問過轉科的事兒,都過去這么久了,他怎么又想起這么一出來了嗯”
顧翁苦著臉說“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大人,您看這孩子”
祝纓道“年輕人可貴之處就在于有一身的銳氣,沒了銳氣,人也就沒意思了。我知道你們的心意,還是想走最正的正途嘛”
顧翁趕緊連搖雙手“不敢不敢,不是小老兒的意思不是說明法科不好,是他已讀了這么多年了,再一轉又要耽誤功夫了。”
祝纓道“他還年輕,倒也耽誤得起,這樣吧,就讓他先跟著我一年,走走看。合適了就走下去,不合適,我重給他一條路。要不,你給他安排”
顧翁道“不敢不敢,就聽大人的。”心里把孫子罵個半死,又不敢怨祝纓。
祝纓把顧同叫了過來,道“給你阿翁道歉,你氣到他啦。”
顧同心中祝纓是可靠的,可是居然讓他跟祖父認錯,他心里失望極了,只對祖父深深一揖,要他認錯那是不可能的。顧翁心里對這孫子也是不滿了,他拂袖而起,對祝纓一拱手“我是管不了他啦,全交給大人了”
顧同心中驟然一喜,直起身來看顧翁臉上的表情不似作偽,驚喜地看向祝纓。祝纓道“你可以先試一試,一年后要是沒個成就,就老實跟你祖父回家去。”
顧翁道“我才不要他呢”
顧同對顧翁道“那我要您。”
顧翁氣得將胡子一吹,向祝纓匆匆道別
顧同左顧右盼,在留下來還是陪著回家之間作選擇的時候顧翁已走遠了。他就當這是天意,順勢留了下來,湊上前道“老師,為什么是一年啊”
“忤逆可是重罪。他只要一句話,你辯解就坐實了與祖父口角反訴祖父陷祖父于不慈確實不孝,不辯解就是認了。你怎么辦”
“呃”
祝纓又將一本書塞給了他“禮之所去、刑之所取,你是不是只背了這八個字,沒懂其中的道理啊先把這個給我再讀一遍,再去習律條。之前告訴過你們這是王相公一生的學問,你都學到哪兒去了不會以為這就是總結的經史禮儀吧你要真是這么想的,那你確實不適合考明經、進士,你考不過人家。”
耳目一新顧同道“是、是這樣嗎”
祝纓歪頭看他,顧同老老實實地捧起了書,道“是。那,縣學里”
祝纓道“你要是現在轉了科,想再轉回來就難了。”
顧同道“我不后悔本來我們家、全縣,也沒個讀書能出來的人呢”
祝纓道“行。”
顧同高興地笑了,又疑惑“學生這就成了您收下我了怎么就成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