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同笑嘻嘻地道“阿翁別生氣,我來取鋪蓋,以后就少在您面前惹您生氣啦。”
他二叔上前勸道“你怎么與你阿翁慪起氣來了呢哪有不在家住的”
顧同道“二叔,老師的義子要去京城了,我當然得伺候老師啦。老師管學生吃住,不是理所應當的嗎”
二叔驚疑地問“趙蘇他上京干嘛”
“他是老師義子,老師要送他上京去國子監。”
顧翁猛地坐了起來,眼神不定地打量顧同。顧同道“我去取鋪蓋啦。”顧翁沉默地看著他的背影,忽然說“取五貫錢給他。”
“阿爹”
“咱們家的人住到縣衙里,不得有錢上下打點算了,等會兒我自己給縣里送過去。”
顧翁想再見祝纓一回,哪知顧同回家取鋪蓋到縣衙,祝纓安排了他的住處后就離了縣衙往州城去見魯刺史了。顧翁撲了個空。
見魯刺史之前,她先去了府城,看看上司要不要一同去。照常來說,聚一聚是應該的。哪知上司這回沒病,見了她之后先是默默無語,繼而說“你自己先去吧。”
祝纓問道“可是有什么事么”
上司心道,有你在,刺史大人的心情就會不好,誰想在刺史府里多呆找罵嗎
上司知道,魯刺史這幾個月被祝纓又氣得夠嗆。他說“你沾了些官司,刺史大人明明有回護之意,你怎么也不領情這可不好。”
祝纓道“啊我知道刺史大人回護之情,只是又被朝廷給叫了去解釋,這才回來呢。這不是想早去幾天,好向刺史大人當面道謝么”
上司深吸一口氣,道“你們都是好漢,你先去吧。”他要踩著點兒過去這破地方真是一刻也呆不下去了
祝纓道“是。”
祝纓說的是實話,阮芝和樊路來的時候魯刺史是確實有回護她的意思,不管這意思有幾分真心,還真是派了人一路跟著了。她也確實想要向魯刺史道個謝的,此外又有種麥子的事兒她也有個預案。魯刺史愿意體諒就體諒,不愿意那她也沒辦法,只好依舊自己玩兒了。
出了府衙,她沒有馬上離開,而是在驛館里擺了一桌豐盛的酒宴,讓小吳去把在府學里上學的趙振和甄琦都請來一起吃個便飯。
小吳去了半晌,只有趙振過來了。祝纓問道“甄琦呢”
趙振搖搖頭“他讀書太刻苦,不與我們一處,剛才沒找到他。您叫他他也不會來的。”
祝纓問道“怎么說”
趙振道“他太想考好了,這樣吃一頓飯也嫌浪費功夫。”
祝纓再問,趙振才吞吞吐吐地說了,甄琦近來過得不是很好,在福祿縣,他是個雞頭,在南府,差不多是個鳳尾。府學的老師比縣學是強很多,但是趙振說“比起您給咱們講的王相公的文章,那可就差遠了。都是剖析經史,他們要是能講得好早當相公去了。真想回家啊”
他只是叫喚兩聲,并不想真的回去。因為除了那點講義,別的方面府學還是占優的。他家又供得起他的開銷,在這兒感覺還湊合。
甄琦的情況特殊一點他長得不好看,以貌取人在哪里都是難免的。如果一個學生,窮、學習不是名列前茅、長得還不好看,又不大會打架,也沒什么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