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底的會怎么開明年的春耕怎么安排”
冷云搓搓手:“我明年早些過來,路上不耽擱就是了。”
祝纓又看一眼薛先生,冷云道:“他與我同行。”薛先生比董先生年輕不少,冷云就相中他當苦力了。
祝纓眼見勸不住,道:“好吧。”
糧繳完,種子留下,冷云還要多留祝纓,祝纓這回可不敢多呆了,說:“會館那里盡有人的,大人有事,只管傳信。”她那兒麥子還差點時間,橘子可快要好了
縣里不用每年都派人上京,冷云這一去,等于將全州官員的考核也捎帶上了,祝纓不擔心這一點。她仍是讓小吳跟著去上京,送自己的信,小吳現在也是官了,不過沒仆人,就跟著冷云的車隊走。祝纓也給小吳配了輛坐的車,讓他一路一定要對薛先生禮敬有加。
小吳機靈,看董先生便知薛先生,仍當薛先生是前輩敬。
冷云這回可不挑剔,也不敢耽誤了,他認認真真往京城趕路,越走天氣越冷。回京是他自己要求的,直到此時他也只是罵天氣,而不曾改了主意回頭,只是停下來的時候拿小吳說事兒:“三郎還單派你來,難道我不能給他捎帶他同七郎就這么親近”
小吳陪笑道:“因下官回家,就順捎了。大人有大事兒,跑腿的事兒,還是下官來。”他小心地不提喜事之類,以免刺激到薛先生。
冷云一笑。
小吳回憶起在刺史府的日子,不由懷念起跟在祝纓身邊的時候,心道:我這一走,誰要得意不知道是童立童波還是項樂
他并不知道,祝纓現在想的并不是將小吳留下來的縣衙里那個位子交給誰。
項樂從外面跑了進來:“大人好像出事了。”
祝纓問道:“什么事”
項樂道:“我大哥回家說,榷場不對勁。山上怕有變故。”
項家對山上寨子的事一向上心,這次榷場比之前冷清太多山上下來的人尤其的少,進山收貨的人也沒出來。項家大哥到了榷場一看,覺得不對勁兒,回來之后便講了。
項樂便回來找祝纓說了這事。此時秋收已然結束,福祿縣的宿麥今年能種到全縣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二,但是山上還是比較清閑的。是有足夠的人手與山下交易的。祝纓給蘇鳴鸞介紹了制茶的路子,山上的普通茶葉、茶餅也漸漸有些收益了。山寨不大可能放棄交易。
那就可能是真出事了。祝纓認真聽了他的分析,讓他把他哥哥找來,仔細問了這次和上次有何不同,山上下來什么人。得知“還是上次那些人帶著。貨少了,買賣也做得沒心一樣。”
祝纓心道:來了恐怕是義兄走了。
她說:“你叫童立跑一趟趙家,問問趙娘子可還好,就說我有事要找他們夫婦商議。”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