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纓接過了本子,很快地翻看了一遍。仇文的書寫應該是下過功夫的,不能說很美觀,卻很工整,詞句里偶有些口語,條理都很清楚。祝纓道:“只做個商人不能將你的本事全使出來啊。”
仇文道:“小人已覺滿足了。”他仍然盼著祝纓給他點評一下。
祝纓先不點評,而是問他:“如果你回寨子里,能夠與族人處得好么能夠不受傷害嗎”
仇文道:“大人的意思是”
“郎錕铻不識字,現學有點兒晚了,他如果受了敕封,也需要屬官的,你愿意做官嗎”阿蘇縣的例子,塔郎家也遲早得請朝廷再封屬官的,仇文很合適。
仇文猶豫了一下,又搖了搖,道:“我不喜歡那里。還是在城里做個商人的好。”
祝纓道:“也罷。不過你現在仍是要接著寫的。”
仇文道:“愿為大人效力。”
祝纓道:“奏本不是這么寫的,來,我教你。”她教得很簡單,仇文現在只需要知道格式、避諱之類要素即可,文采先不需要,越“淳樸”越好。
祝纓道:“無論修辭還是典故都不是一時能夠全學到的,慢慢來,不懂也沒什么。奏本第一要務是將事情說明白,第二是要使自己的事能被準奏。”
由于要求不高、講得簡單,仇文很快就找到了要領,祝纓又為他將錯別字給圈了出來,道:“你重新寫過。”
仇文臉上一紅:“是。”
“不要太急,你寫定了文本,還要念給郎錕铻聽一聽,定了之后再遞上去。顧同擬的條款也快成了,到時候一塊兒給他聽。”
“是。”
“現在買賣忙么”
仇文道:“大人但有吩咐,小人必能應命。”
“那你每天抽一個時辰過來。”
“是。”
祝纓命丁貴將他送出去,又命牛金:“你去再尋一副桌椅文具來,就放書房那兒。要成人用的。”
牛金領命去,又往書房里放了一副桌椅文具,書本也找了一套來。
安放完畢回前衙復命,于門口處遇到了小江和江舟,笑道:“江娘子好久不見了,你們這是去了哪兒了”
江舟道:“你在府里不知道,我們這回可”
兩人正答著話,小黃從外面走過來:“哎,有話進去說呀,堵門口像什么呢”
小江道:“你打從京城回來之后話變得更多了。”
小黃笑嘻嘻地道:“回來了高興嘛”
幾人結伴往里走,牛金問小黃:“你出去干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