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纓道:“那我再給你們一樣買賣,你們用錢贖買。”
項樂用心聽了祝纓的話,小聲地說:“好是好的,別人會不會說大人任人唯親呢”
祝纓笑道:“不然呢總歸有個親疏遠近。一開始頂要緊的,交給別人我也不放心,你盯著。先賺它一筆之后,再將制法傳授給鄉親。”
項樂道:“既是大人的安排,小人聽命便是。制法是大人花了心思弄出來的,要傳授也該讓他們領大人的情。大人要不教,小人也不將制法教他們。且大人說出去,信的人才多。要是由小人來說,還有人擔心小人無事獻殷勤,要挖坑害他們呢。”
祝纓道:“多大點兒事。行,那就我來。”
項樂這話又提醒了她,不錯,如果一件東西由她來帶動,跟風的人肯定比項樂這樣的小商人家里要多得多
咦既然如此,何不再借一些更有名氣的人,將南府糖的招牌打出去呢巧了,她認識好些個有名氣的人,京城可是能夠引動天下風潮之地呢糖不能只在南府賣,得各處都賣
祝纓微笑道:“走,咱們去作坊里看看去。”
祝纓親自監工,作坊很快準備好了,祝纓不帶唐師傅等師徒幾人,反而是項樂、項大郎等人帶著幾個伙計長工到了作坊里。
祝纓道:“開始吧。”
她要不用唐師傅的情況下自制糖,制成了,就代表普通工匠也可以。項大郎心中微微有些激動,他家以前是做阿蘇縣生意的,現在隨著阿蘇縣自己人越來越精明,這買賣的盤子變大了,他分到袋里的反而沒見漲。
此時弟弟妹妹給他又兜了個大活來
項大郎手心里捏著兩把汗,看著伙計趕著畜口帶動了絞盤,削皮、切斷的甘蔗被投進了斗里,絞出汁來。甘蔗渣也沒扔掉,又投到一個大水桶里用清水浸一浸,再次壓榨。反復兩次,多榨出了一些柘漿來。
然后是投入一定比例的草木灰等物,澄清、過濾
項大郎跟祝纓一道盯著這個作坊的每一樣工具,直到最后做出幾大袋各式各樣的糖來
項大郎激動地道:“成了”
祝纓道:“行了,一會兒讓祁泰把賬做平。東西先寄在福祿會館售賣,先在本府、本州試試,不要賣高價。”
基礎的產品薄利多銷,新奇的賣高價,窮人富人的錢都能賺到。
她也沒忘了掃尾。此事雖然有利于南府,弄出來說她以官府的力量造了個作坊給商人,將來又是一種麻煩。必須不留把柄。
項大郎趕緊答應了,他在心里核算了一下成本。這樣的作坊主要是攤子大,銷路也不愁,又在甘蔗的產地,原料易得。配方也已經得到了改良,用料也便宜,得出來的東西也好。利潤可觀
項大郎當即決定,要趁著別人還沒開作坊,狠狠地、盡量多地賺
祝纓也不要他現在就將錢款結清,可以分期付款,也可以拿部分糖來折抵。項大郎滿口答應了。
祝纓道:“從現在起,你開始開工,干上幾天,看看還有什么毛病沒有。”如果沒有,她就要把唐師傅給放走了。
項大郎就住在作坊里看著,到了六月底,一切正常。項大郎又自作主張,給糖起個名字叫“府君糖”,說是知府大人的恩典。又因定價極劃算,名字也扯了虎皮,在府城里銷路頗佳,貧的富的,都能有合適自己的那一款。
他又另有主意,找來弟弟妹妹:“這買賣白拿了我十分不安,不如分些與朱大娘子咱們各兩成,她拿三成。如此一來,別人也不敢找咱們的麻煩了。”
親戚代持,干股,自來行賄的法子多的是。項大郎甚至不認為這是行賄,糖坊雖說贖買,實則是祝纓白給他一個買賣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