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老吳趁機問了一小句“大人安排他到哪兒呢”
祝纓道“離京城近一些,不超十日路程。”
吳家一家都高興,這樣可以互相照就了。
祝纓對老吳道“這下可以放心了吧”
老吳憨笑。
祝纓也失笑。
老吳之后,又是另一個早就約好的人陳萌。
兩人約好了辦完正事要小聚的,陳萌還打算給祝纓多介紹一些熟人。這些熟人里,有一些人譬如賈刺史,還是陳巒親自給雙方搭的線。見著陳萌,也都催促陳萌要擔起責任來,將大家聚一聚。
陳萌對祝纓也是高看一眼,他親自來了“日子到了,你可別忘了,就在我家里”
他那家是陳巒做丞相的時候的相府,地方大,位置好,門前的拴馬石都比別家多幾根,合適這樣的聚會。
祝纓道“忘不了。”
陳萌道“都是自己人,不必拘束。”
祝纓也就著便服,與陳萌往陳府去。陳府她是來過的,如今真有點物是人非了。祝纓道“大郎過年不回鄉,世伯要寂寞了。”
“他有孫子就忘了兒子了,樂得不理我呢。”
宴設在大廳里,他們到的時候已有人到了,一人一席,歌舞升平。
祝纓往末席去坐,陳萌卻叫了一聲“三郎,來。”他讓祝纓坐在他的左手邊的位子上。祝纓十分推辭,賈公道“該著你坐的我們要是現在就搶著坐,就是不識數啦”
祝纓道“這是”
都是“自己人”賈公也就不客氣了“這里面,也就只有大郎與你,前途無量啊”
祝纓道“惶恐惶恐。”
陳萌笑道“你來,你來。”
祝纓還是在末席坐了,說“前途太遠。顧不著眼下的人,就到不了遠處。我最幼,資歷也淺,怎么能爭這個先”
說話間門又有人到了,不多會兒人就齊了。他們重新敘了座,祝纓還不是最末,因為還有一個別駕、一個長史在她的后面。除了主人陳萌,客人一共六個人。
陳萌笑著搖頭“來”
女仆魚貫而入,上了新肴。祝纓不飲酒,陳萌給她上了蜜水。他們說著些自己轄下的事情,賈公說“某縣令真是傻子”
另一個一王別駕就請教這個縣令準確的名字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