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仁趕緊將書稿拿了出來,奉到桌上,祝纓將書稿翻了一翻,說“我對醫藥懂得不多,你們校對無誤,明天就可拿去開始雕版了。”
她看書很快,看上面一些醫術的用詞沒有錯字,便不再挑剔。花姐行醫已經十多年了,在婦科上面,比一般的大夫強太多,便是宮中御醫,恐怕也不如她明白。
她將稿子留下,看了一眼巫仁,問道“都在忙春耕的事,倒耽誤你家了。”
巫仁道“回大人,還應付得來。我也請了幾天假回去的。”
祝纓問道“家里有多少人幫忙”巫家的家產可能她比巫仁還要清楚一些,一個常在花姐身邊的人,她是不可能不去查一查的。
巫仁道“自家四口,家里丫環也可幫忙做飯,田產不多,有兩家佃戶,忙時再雇短工”
祝纓認真聽了,又問“一年收獲有多少”
巫仁道“收賬的事兒我管得不多”
祝纓與她一問一答,更清楚一點梧州這樣小小富戶的情況。
王家自己有點地,大部分時間不用他們自己下地干太多的活,平時由巫義或巫大去田里看一看,督促一下。春耕、秋收這樣的時節,巫家人也需要搭把手,不做重活也得統籌一下,連家里雇的丫頭仆人都得跟著幫忙備飯。
祝纓道“那也辛苦。”說著,她看了一眼花姐。花姐在朱家村也是富戶了,生活與巫仁現在差不多,忙的時候自己也得幫些忙,還得算個賬什么的。
花姐道“是,有了她,省了我許多的事。”
巫仁只不作聲。
祝纓又問巫仁“學過記賬”
“是。”
祝纓先不考她,而是說“還想接著給你老師幫忙嗎”
“是。”這一回巫仁回答得語氣非常堅定,帶上了一點熱切。她鼓起勇氣,抬起頭看了祝纓一眼。
四目相對,巫仁大腦一片空白,她完全無法從祝纓的眼里看出一丁點兒的情緒來,又不知道要如何接下去。兩人就怔怔地互看。
祝纓道“一直幫下去”
“嗯”巫仁想大聲說話,說出來的音量自己也不知道大還是小,于是又輔以用力點頭。
祝纓道“我知道了,你老師說你樣樣都使得,賬也交給你管了一些。明天你再過來見見祁司戶,讓他指點你一下賬目。合格了,醫學部的賬目你就管起來。”
“是”這回巫仁的聲音大了一些。
祝纓對二人點點頭,花姐就帶著巫仁離開了。
巫仁的心撲撲直跳,心道我這是走出第一步了嗎
她有自己的思量,自己結婚困難,也確實容易成為弟弟的家庭負擔,那不如走另一條路眼前就有現成的榜樣。而她的榜樣也就倆,剛好落到了番學,就在番學老實表現如果能走跟老師一樣的路,也不錯。
她的想法早跟家里人說過了,家里人雖不很熱衷,但也不反對。
這一次是王芙蕖提出來的。
王芙蕖看著花姐很喜歡女兒,又見女兒幫著花姐做的事還沒完,就跟家里商量,讓女兒留下來幫著花姐。說起來是田里的事重要,但是花姐現在干的好像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如果干成了,女兒可能會因此有點別的機遇。索性家里其他人累一點,女兒反正是跟著一個女師傅,安全。
王芙蕖愁的就是女兒的“歸宿”,她口里說著“不信緣份一直不來”心里已經打退堂鼓了。這萬一女兒一直遇不到一個八字能合得上的丈夫,后半生怎么辦靠兄弟靠侄子王芙蕖不放心。
番學沾點兒官,花姐就是個官,往這上頭湊一湊,有棗沒棗打三竿子。為女兒找合適的婆家也是累,多擔點兒家里的活讓巫仁往別的上頭使使勁也是累。都是累,都是為了閨女有個好結果。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