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開始準備些磚石土木,我要用。”
“是。不知是要做什么工程小人好準備抽丁。”
祝纓道“不必太多,建工坊用。別業的工坊門類太少了,就算別業可以靠山外的商人互通有無。下面的寨子呢自家還是得有,哪怕不那么好,也不能缺了。應急要用。”
項樂道“只怕一時尋不到那么多的工匠。畢竟是山里,山外的工匠不愿意進山。高價招募或能招募一二,想靠招募湊齊所需,恐怕不行。”
“嗯,選老實肯干的,半個月后我帶回下山去,不是有官坊么放去當學徒,學個兩年,學回來了讓他自己主持一個工坊帶徒弟,這就起來了。”
項樂心道,這也是當初做糖坊的路子。答應道“是。”
“侯五我帶來了,他說,同你商量了一下這里的守衛”
項樂臉上一紅“是,侯五叔是行家。我在他面前不過是腳貓。”
“你們各有各的長處,他本來就是行伍出身,因為受了傷才到我這里來的,不然你可見不著他。他是見過血的人。”
項樂輕吸一口氣,道“以前還以為他是講故事。”
“接著說正事。”
祝纓說一件事,項樂答應一件事。說了幾件之后,項樂就從腰間袋子里也摸出紙筆來記了。
這些事有一個大的框架可以對照山下的治理,一個規劃得順手,一個理解得也很順利。
最后,祝纓道“還有一件事,想不想家啊”
“男兒志在四方。”
“可有人想你。”
“呃”
祝纓道“我過福祿見過令堂,她很掛念你。”
項樂嘆了口氣,他還是有點想家的。
祝纓道“難為你在山里守這半年,也沒能回家過年,她怎么能不擔心呢還有另一樣,新年時候人,她到府里去拜年了,我回來聽說,她在操心你們兄妹倆的親事。”
項樂嗔了一句“真是的”
祝纓道“你怎么想的”
“都行,”項樂說,“只要是個好女子。”
“還是要想一想的,娘那里我不好同她講,你我倒可以談一談。婚姻大事,不要輕忽。娶妻呢,就得對人家好,當然,也得對你自己好。不只看眼前,也看個將來。”
“大人”
祝纓道“你們兄妹人,現在又添了一個阿漁,我都看在眼里。做事的本領是盡有的,只要給機會,不比別人差。”
“都是些小巧。聽大人的吩咐。”
祝纓擺了擺手“小巧你們在我身邊,我給你們派了活計,你們第一要將領的差使辦了,能大到哪兒去我都看在眼里。家里是想置田一邊做著買賣,積累家業,一邊讓子孫讀書好脫胎換骨是也不是”
項漁雖然還在糖坊里當“學徒”,但這個學徒與孤兒學徒工顯然是不一樣的。這孩子讀書,還跟祝煉請教過功課這個是蘇喆告密的。看祝纓好說話,有時也捧著書問一問祝纓。兩不耽誤。
項家買田、雇人開荒的事祝纓也知道。
為擺脫出身,商人也會各出招數,最后都是想謀一個官身,這樣家族就穩了。項家不過是其中一種。
項家的情況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