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纓指了指項安,說“她的事兒,不太好安排。令堂也來了是不是也是為了她”
項安忙說“我也與哥哥一樣。家里”
兄妹倆對望一眼,項樂道“大人,娘還小,不急著成親。”
祝纓道“我知道了。令堂那里我會去說的。你們兩個將手上的事情攏一攏,慢慢移出來。家里的事也交出去,咱們就快進京了。”
兩人精神都是一振“是”他們不向祝纓多問,但都猜祝纓要高升了。
祝纓繼續安排他們“讓大郎也回來吧,你們家里也不能沒人照看。”
“是。”
祝纓看項家兄妹的樣子,家里沒少打架,項樂能說出那樣的話,就是打出一個結果來了。只要兄妹倆打定了主意,她必然是支持這二人的。
她馬上就給兄妹倆另派了件任務去別業里檢查一下別業工坊,同時將一些物資帶到山上。
先是,她讓項安會同趙振等人盤了梧州作坊,又將別業的一些年輕人帶到山下學藝,就是為了在別業也建相應的工坊。之前以為自己會在章別駕之前調任,現在章別駕先走,新別駕不知是什么樣的人,許多事情就要提前完成。
這其中就包括了項家的戶籍。
兄妹倆沒問緣由,領了命就開始準備。
至于項老娘,祝纓在后衙的書房里見了她。項老娘的擔心祝纓太明白了,甚至她的說辭都與張仙姑極為相似。
祝纓拿捏著分寸,說“二郎與娘都是好孩子,既忠且孝,你們家的人我是很放心的。”
項老娘道“大人瞧得起他們,是他們的福氣。”
祝纓不等她再說項安的事情,又說“在我這里的人,我都會安排的。”
祝纓沒有繼續再說下去的意思,項老娘定下神來,將以往種種都回憶了一遍,勉強不再說項安了。念叨著回了福祿縣。
項老娘一走,兄妹倆頓時渾身輕松,第二天就往別業里去了。
祝纓也忙碌了起來,新別駕不知是何等人物,因自己今年也要調任,她做了最壞的打算這個別駕是來制衡她的。這本是朝廷設別駕的一個目的之所在。
她將州內的事務又盤點一番,同時知會了五縣縣令,告知了將有新別駕的事情。自己也不再去別業,專一等著別駕的到來。
到得春耕快要結束的時候,張運來了
張運四十來歲,看起來不像是個文臣倒有點武將的模樣。他挺著一個將軍肚,濃眉大眼,年輕時相貌應該不差,可惜現在有些年紀了,在南方的炎熱之中,整個腦袋熱得直冒油。
張運也沒有攜帶家眷,他帶了六個仆人,其中包括了廚娘和長隨兩口子。
祝纓與他一打照面,就知道此人沒過過什么苦日子。他的手白白胖胖的,沒有繭子,肉看起來很軟。
張運也打量著祝纓,他對祝纓也早有耳聞這是一個很能干的刺史,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