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丞相都不太高興,祝纓是他們放到京外的,歷練得不錯。二人看祝纓,不免有一種看自己杰作的親近之感。有感情就不想這“作品”在完工之前受到意外的損傷,給她挪個地方,到一個比較大的州去是二人有默契的想法。
二人都是老人精,鄭熹做了京兆,祝纓就算不回京,也已經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境地了。正好,北地這個鬼樣子,把她扔過去,給一個上州,好好整頓一下。
多好
可皇帝把人召回來了,丞相問,皇帝就說“他在那里夠久了,該回來了。”
他們建議了給祝纓的新職位,皇帝說“我自有安排。”
什么安排呢
皇帝又不說。直到給他們寫了張紙條。
皇帝一張紙條,丞相就要給他擦屁股。祝纓早早跟政事堂講好了條件,不能給她調成個光桿兒,一個幫手也沒有,要調她,她就要帶著祁泰等人一塊兒走。政事堂不住要管祝纓的任命,還得給祁泰也鴻臚寺給安插了這一調動靜就大了。
今天,祝纓就新模新樣地到了他們的面前了。
三人見禮畢,王云鶴讓祝纓坐下,問道“一路可好”
祝纓道“還好,走的陸路。順便回了趟老家,拜祭了一下先祖。”
面圣的事情不能問得太直白,施鯤便說“你是陛下親自調回來的,不要辜負了圣恩。”
祝纓忙答了一個“是”字。
王云鶴本想囑咐的,一想祝纓這些年干的事又將所有的囑咐都咽了,只說了一些官樣文章。
祝纓也都應了下來。見丞相沒說到細務,祝纓主要提起了祁泰“相公,總不能叫我獨個兒去鴻臚吧”
王云鶴沒好氣地說“忘不了不就那個祁泰么”
祝纓挨了一句,笑容不改“他寄住在我那里,沒見著告身,那我就去吏部問一問了”
“去去去。”
祝纓以前沒有見過姚臻,姚臻看著比實際的年齡年輕一點,但有一個大肚子,蓄美髯,很合傳說中的大臣形象。
祝纓向他見禮,姚臻笑吟吟地道“祝少卿新任,真是恭喜呀”
“尚書客氣了。”
“坐。”
祝纓謝了座兒,茶上來,兩人寒暄幾句。姚臻笑問“少卿新任,不去鴻臚寺問事,到我吏部來是什么道理呀”
祝纓笑道“無論什么事,都是人的事。只要是人的事,都在尚書囊中。晚輩這就求到您了。”
“什么事用一個求字呢”
“未識同僚。”祝纓說,她要向吏部借看鴻臚寺的人員履歷卷宗。
姚臻道“原來如此,這倒容易。”
祝纓忙向他道謝,又說了祁泰的事情。
姚臻一挑眉“少卿如此看重此人,想必是個能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