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祝纓想得差不多。得到答復后,祝纓又將蘇鳴鸞的信仔細看了一遍。
去年年末項安南下,攜帶的信件里,除了安排了要如何告狀挖坑,祝纓還給蘇鳴鸞提了個醒蘇鳴鸞只有這么一個女兒,朝廷對女兒繼承家業這事兒并不視作理所當然。沒有兒子的人,很容易被朝廷從兄弟家里找一個兒子來過繼。需要早日確定蘇喆繼承人的身份。
四夷外番里需要朝廷冊封的這一種,都是上一代死了之后、由鴻臚寺翻揀備案里的嫡庶長幼,報給朝廷下敕封的。如今自己正在鴻臚寺,正管著這個事兒。要辦抓緊辦,晚了事倍功半。
蘇鳴鸞的回信里十分感謝祝纓的提醒,并且明確地請求祝纓幫忙,爭取早日將蘇喆定為阿蘇縣的下一任縣令。
祝纓決定這件事馬上就要辦下來
機會難得。不趁著朝廷派的刺史在梧州犯了個大錯講條件,以后再想講條件就難了。
祝纓將蘇喆又叫到了書房。蘇喆進了書房之后就笑問“阿翁,你不蒙眼睛了嗎”
祝纓拿出那個空白的奏本放到書桌上,說“過來。”
蘇喆走上前去,祝纓摩挲著奏本的邊緣,道“這個,我要用了。”
蘇喆道“啊您、您要用來干嘛呀”
祝纓一笑“給你用。”
“我”
祝纓點頭“你阿媽將來是要把家交到你手上的,我們商量好了,現在就要在朝廷里給你定下來。”
蘇喆的呼吸急促了起來,小胸脯一起一伏,強忍著激動興奮道“那、要是發生了別的事,再要用到這個,可再沒有第二本空白的可用了。”
祝纓道“不是有你嗎”
確定為繼承人之后,蘇喆的一言一行就可以視作蘇鳴鸞在京城的代表了,這不比一個空白的奏本容易嗎蘇喆還能以她自己的名義上本奏事,比起還要設法解釋怎么突然那么巧地出現一個內容契合的奏本,蘇喆本人的存在更合理。雖然暫無品級,但是有了名份,祝纓照樣可以為她把奏本遞上。
蘇喆暫時還考慮不到這么多,想了兩圈才想清楚,道“我聽阿翁的”
祝纓道“以后就要謹言慎行了。”
“好”
“定下來了我再教你如何應答,如何寫奏本。”
“是。”
祝纓道“等有人南下,就讓人把這消息帶給你阿媽,她也就可以放心啦。”
兩人商定了奏本怎么寫,填好了內容,蘇喆一蹦一跳出了書房。
次日,祝纓先去上朝,難得一次朝會,皇帝被兩個宦官扶出,山呼畢,各衙司早就打好招呼不在這個時候觸霉頭,朝會很快結束。丞相與六部九卿等留下,其余人等各回各位。表演結束。
這一天鴻臚寺卻是沈瑛有事要出去。天氣一熱,熱死了一位老太妃、兩位老大人,虧得不是同一天死的,沈瑛還能分得開身。他一連三天要跑三處,將司儀署攆得腳打后腦勺。
祝纓對王丞道“以鴻臚寺的名義,給這幾天出去辦差的人撥一筆消署的差費吧。”
王丞笑道“入夏之后大家都有的。”
“額外再給一點,都不容易。”
王丞道“大人也太好心了。”
祝纓道“都是同僚,不能太生份。”
王丞應了一聲,頗覺祝纓會做人。
這天也不是歧陽王過來的日子,駱晟回到鴻臚寺時額上冒汗,有點蔫,沈瑛說要出去辦事,他也無精打采地說場面話,多一字也沒興趣問。
等沈瑛離開之后,駱晟才說“陛下今天生氣了。”
“誒”
“自從上次抱恙之后,脾氣越發不好了。今天訓斥了太子辦理政務不夠仔細。唉,也不知道阿姳在宮里過得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