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固然英明,然而年老之時也未嘗沒有亂政。他正當壯年只要官員們都用心辦事,必能成就一個盛世
皇帝的手不舍地收回了袖中。
然后就是賞賜了
第一次以皇帝的身份過新年,皇帝既心疼又大方地賞賜了所有人。祝纓得了彩緞、腰帶、金錢等物,除了皇親國戚及丞相,第二撥就算她這樣的人了。
不枉早起挨凍。
朝賀完皇帝,再賀太子,等到從宮里出來,已經是下午了。
祝纓回家換了衣服,開始處理拜年的帖子。看了看都有誰給自己送帖子了,以往都是認識的人,現在大部分是不認識的人。也有認同鄉的,也有認“晚生”的,還有與大理寺有生意往來的商人。
不少帖子都隨附了禮物,項安與祁泰在家里忙個不停,祁泰道“本以為由青至紅已是登天,由紅至紫,這才算是、算是開了眼界呀”
升了之后,祝纓再要往外送禮的地方沒有變多,收禮的來路卻多了許多。項安道“庫里快放不下了。”
她哥準備這個宅子的時候,她也覺得不算小了,哪知沒跟上大人升職的速度。大意了
祝纓道“再說吧,還得往外送呢。請客也得花錢。”
往年她家就自家人在家過年,現在得開始設宴了。大理寺的下屬來拜年,得招一下。鴻臚寺的,她也要管一天的飯。再在家里請陳萌等同鄉朋友,又是一天。再來邵書他們商量好了,連同白志慶三人,都往祝纓府里吃年酒。
家里沒有女眷招待堂客,祝纓就讓蘇喆和祝青君出面,項安、蘇佳茗等人襄助。蘇喆號稱“女孫”,祝青君又有姓氏,場面倒也撐住了。有人暗中猜測,祝青君是不是祝纓的侄女之類。
祝纓還得抽空往鄭侯府上去拜個年,王、劉、施三相家里也不能忘了。又有一些熟人處,譬如廣寧王府。祝纓都不穿她的那身紫袍,統統是一身新做的青綢面的皮裘,裝得很嫩。
到鄭侯府上就與金良等人劃拳、射鵠。到了廣寧王府,鄭霖笑吟吟地等她來,鄭霖的長子已經能滿地跑了,孩子跑過去把她的腿一抱,張口就叫了一聲“舅舅”。
祝纓解下順袋,整個兒放到他的胖手里。
廣寧王府的賓客都看在眼里,暗道這孩子是有個好娘,比別人省了多少事。
從這些府邸里出來,祝纓又繞了遠,往老馬的茶鋪里去看一看,卻見茶鋪還關著門。上面貼了張紙,寫著“回鄉過年,正月十五開市”。
沒到十五,朝廷就開了印開始辦公了。
祝纓要做的還是把一些田產歸還苦主,除此之外,她在朝上一言不發。
施鯤還在督造帝陵,說話的時候不多。王云鶴念著正月,也不怎么說話。劉松年正在準備休致,奏本都寫好了,只等出了正月就遞上去。
他仨不說話,底下也沒幾個人說話,都等皇帝安排。給皇帝干冷場了。
皇帝也不知道這個時候要干什么,去年這會兒他才當太子,云里霧里,也不記得先帝做了些什么了。
皇帝道“各部各寺,將職責寫來報上。”
大正月的,給六部九寺派了個寫匯報的活兒。六部九卿一齊答應了。祝纓把這活兒推給了施季行,施少卿的爹是丞相,干錯了有人兜著。且寫個東西,施季行干得來。
施季行謙遜了一回。祝纓道“你也是新到大理的,就當自己也熟悉熟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