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等來囚犯,她調的幾個學生來了。
這一批都是早期福祿縣的縣學生,散在外面或做官丞或做主簿、縣尉之類,正在苦哈哈地熬著資歷。一入官場深似海,八、九品的小官兒,跑官都很為難,絕大部分這個品級的人摸不到吏部的門檻,只能在本州里巴結刺史府的司功等人。
做百姓的時候,看著一個“官身”就覺得了不起,等到自己做了官,才知道在官場上這就是個蝦米。
不做這個官呢,又十分可惜,確實有利。大丈夫建功立業,總比老死鄉間強百倍。
就這么不上不下地熬著,偶爾也會想起提攜他們的祝纓。無奈離得太遠,現管著他們的是頂頭的州府官員。
突然之間,皇帝成了先帝,太子成了皇帝,人人心神不寧。
更突然的,大理寺給他們調過去做官了
四人哪敢怠慢手上的公文一交,拿了張收條就打起包袱連夜趕往京城。四個人路程有遠近,到得也稀稀落落的。
第一個到的是趙振,祝纓調他來做主簿,從七品,是實打實的升了。他一路興興頭頭地趕到了京城。跑到祝家老宅去,卻發現是祁小娘子住在那里。兩人也認識,趙振讓隨從打開包袱,分一份禮物給祁小娘子。
祁小娘子道“你帶這些都是孝敬大人的,又分我們做什么少了一分,也不好看。”
“害我聽說了你們也在京里,本就準備了你們的一份兒。可憐我也不得自己做主,莫要笑話寒酸。”
祁小娘子道“那我就留下了。大人搬了新府,不過要到落衙后才得見呢。我叫人帶你去。”
“好嘞謝嫂夫人”
祁小娘子嗔道“都說你是個老實人,怎么也油嘴滑舌了的”
趙振道“離鄉三千里啊”趙蘇都變可愛了呢
他于是又去祝府,祝府里的人也認得他,又是一番相認。到得祝纓落衙回來,趙振忙上前拜見“大人我來了”
又忙解釋“大理寺在皇城里,我兩眼一抹黑,也不認得道,怕叫人瞧了笑話。并不是故意疏忽公務。”
祝纓道“哦,那今晚就先住在這里,明天你隨我去吧。趙蘇也在京城,明天見一見。”
“是。”
當晚,趙振就在祝府蹭飯了,剛開席,趙振道“看著邸報說大人升了大理,只恨離得遠,不能到賀。現在可算有機會啦”
祝纓道“你們不用與我講虛文。過幾天,還有幾個人會陸續到,以后你們都是同僚,要彼此扶持才好。”
趙振請教是何人,祝纓都告訴他了,趙振喜道“都是少年同窗,可惜我在縣學里的日子不太長,后來就與他們分開了。才到府學的時候,學里的人還瞧不上我們福祿縣來的呢。我那會兒總想家。后來好了您來了我就知道,有大人的地方,我就能有好。”
“莫要高興得太早,在我手下是要認真做事的。”
趙振拍胸脯保證“您讓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接著,又很小心地說“大人,就是”
“什么”
“顧同,他還好嗎”趙振說,“我們那些同窗里,他是最聰明的。以前,不是也挺好么那個”
祝纓道“你倒還念著他。”
“同窗么,小時候也一起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