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朝之后,人潮漸漸地散入到各個衙司之內,祝纓移動腳步與姚臻往同一個方向走。起初,不遠不近地走著,將近吏部的時候,發現衛王也在往同一個方向走。她稍放慢了一點腳步,卻見衛王直奔姚臻而去。她再不遲疑,腳尖一擰,換了個方向慢慢地踱回了大理寺。
將一天的事務安排完了,她隨手寫了個公文,讓趙振拿去找吏部的郎中“這件案要調兩個犯官的履歷,你去吏部抄了來。順便看一看,姚尚書正在做什么。”
趙振去了一回,又抱回來兩件公文,先把公務交割了,再說自己的見聞“衛王殿下與姚尚書關起門來聊了許久,我抄完了兩份公文他們才出來。兩人神態很親近,姚尚書一直看著衛王笑,對衛王作揖。兩人互相拜托。穆侍郎后來出來了,大聲說了兩句怪話,姚尚書的臉當時就拉下來了,衛王殿下一笑而過。”
“說什么怪話了”
“姚尚書會拜新廟,可惜廟小了點兒之類的。”趙振小聲說。
“衛王走了”
“是。”
祝纓道“把這兩份履歷拿給老左吧,再讓他過來一下。”
“是。”
很快,左丞就過來了。祝纓道“坐。”
左丞坐了下來,祝纓看他兩鬢斑白,脊背微彎,已顯出老態來了,輕聲道“一晃二十年過去了。當年你羨慕老王從五品休致,現在自己也是從五品啦,只可惜還是做個大理寺丞。如果有合適的地方,愿不愿意出去任一任地方呢”
左丞想了一下道“愿意是愿意,只怕做不好。如今王相公考得又嚴,我的長項不在主政一方。”
祝纓道“不做主官,做個別駕或者司馬呢有個實職,蔭子弟的時候更方便一些。不用你主政,你在刑名上頭是行家,就從這個入手,操心的事兒也少。外任錢財也寬裕些。”
左丞有點心動,試探地問“大人有什么事要我做的呢”
祝纓道“秉公辦事,好好干到不想干了休致,全了咱們這一段交情就行。自打鄭相公離開大理寺,你守在這里就不容易。人在皇城內,子弟也不能帶在身邊教導,不如在外任上,處理公務里也能有弟子捧硯磨墨。不然吶,孩子補個官,你不讓他看你怎么干,他做官之后就要受上峰的開導,能學著多少就看自己嘍。”
左丞更加心動,道“果真有這樣的機會,下官當然是愿意的。”
祝纓道“唔,那好,我先去吏部打個招呼。你手上現在的案子,得辦好。”
左丞拍著胸脯道“大人放心”
祝纓又抽了兩份文書,親自去了吏部。
吏部,穆成周是不喜歡姚臻的,他以為皇帝派他到吏部來就是為了取代姚臻的,不免有些搶班奪權之舉。而衛王此人,穆成周也是直覺的不喜歡,說不出原因,但就是覺得皇帝不親近太子而親近別人,這不對。
他說了幾句,又回到自己房里處理公務,各地的考核馬上就要開始了,他開始狠狠地補功課。吏部也有明眼人,看出來皇帝的意向,權衡再三,也有人試著向穆成周靠攏。
此情此景,姚臻不由嘆氣,也不知道自己這個吏部尚書還能做多久。
聽說祝纓來了,姚臻起身相迎,祝纓笑道“又來叨擾了。”
姚臻失笑“我這里有人愿意來就不錯啦,是什么事呢”
祝纓道“公事。”
“請。”
兩人入內坐下,祝纓先拿一份公文,道“這是我們左丞,老資格了。”
“那是。”
祝纓道“今年各地考核總有些調任,他既擅長刑名,做個別駕或者司馬,不至于瀆職。”
姚臻看了看公文上寫的左丞的情狀,道“倒也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