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青君與項安都安靜地坐著,千里迢迢地把趙蘇叫過來,可見此事以他為主,自己二人為輔。
趙蘇是已經知道了的,且還受了外甥女蘇喆的請托。是以祝纓重復了一遍他要做的事情,他絲毫沒有顯出驚訝的樣子來。
耐心又聽了一遍,就說“下官一定盡力而為。”
祝纓對祝青君、項安道“如今北邊的事情你們知道得更詳細些,一會兒給他說一說。”
又讓趙蘇這幾天先把概況理一理,再定具體的計劃
駱晟道“不與冷侯說一說,他會不會心中不快又或者兩下辦重了說了,又恐消息泄漏,也不知道他會不會反對。”
祝纓笑道“當然要與他講明。您擔心的,都不是事兒。您忘了,現在的鴻臚寺卿是什么人”
“冷哦”
祝纓指著趙蘇道“難道我把他這么調過來,是只為了要給他機會么既為駙馬謀劃,就要做得妥貼,少結怨才好。”
駱晟臉上現出些感激的顏色來“子璋有心了。”
祝纓又推了一疊材料給趙蘇,讓他熟記。趙蘇一面接了,一面說“此事也確實要請冷侯相助。他親率大軍在前線,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過他的。”
他的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計劃,也確實要冷侯的配合。厚贈反叛部落金帛,是之前鄭侯在世的時候已經做了的,這是叫讓人看到實惠。光有實惠還不行,容易被當成冤大頭。看鄭侯似乎還沒來得及進行下一步,那下一步就由他來辦。
譬如,抓到俘虜之后,不同的部族區別對待啦。故意在俘虜面前說些挑撥的話讓他們帶回去,玩一出“蔣干盜書”啦。
而兵分兩路,都想自己更出彩。冷侯與祝纓關系不錯,架不住手下的人也想要勞,冷侯也得給手下人謀軍功,不免會有競爭關系。
冷侯那里配合與不配合,完全會是兩個效果。把趙蘇弄過來,就是把鴻臚寺也給拉過來了。趙蘇有功,鴻臚寺也能露臉,鴻臚寺卿冷云,當然也能蹭上一蹭。
那可是冷侯的親兒子。
駱晟這幾天本以為自己已經想明白了,祝纓當然也是幫著他摻和點事兒,也是給趙蘇機會,他們是雙贏。駱晟也就接受祝纓給他的計劃。到現在才發現,祝纓連冷侯的反應都算計到了。
與鴻臚寺有關,想向冷侯打聽些戰報都更容易了呢
駱晟也可以比較放心地把事情交給趙蘇去操辦,但他還是對趙蘇保證“有要我出面的時候,只管來找我。”
趙蘇道“下官這兩日便盡快擬出個計劃來呈給駙馬過目。只是”
駱晟問道“什么事只要我能做到的,你盡管說。”
趙蘇道“下官只帶了幾個吏目過來,人不太湊手,也沒有副使。那個,能把蘇喆撥給我么派一生人過來,彼此不熟,麻煩。那丫頭是我晚輩,罵兩句也不怕她記恨。做事方便。”
駱晟道“子璋你看”
祝纓對駱晟道“他還想繞過行轅自己單干不成我就把這兩個讓人頭疼的家伙交給駙馬了,您多費心教導。”
祝青君、項安對望一眼,都有點笑意,都說“大郎要知道什么,只管問我們。小妹與我們住得近,捎話也極方便的。”
祝纓道“好了,這事兒就這么定了。”
趙蘇見駱晟露出點要與祝纓再單獨談話的意思,對祝青君、項安道“咱們去探望小妹吧,她一定等急了。”
三人離開后,駱晟的表情更加靈活了,誠懇地對祝纓道“多謝。”
祝纓道“都是為了朝廷、為了百姓,您這話就見外了。”
“你本不必操這許多心的,便是做,也不必讓我上表請示,這是給我機會。我雖駑鈍,也不至于不知好歹。實不相瞞,我如今也正需要做出些功勞來。”
祝纓道“人往高處走,誰不想建功立業鄭侯年過古稀,仍然志在千里,您還年輕,怎么倒羞愧于胸懷壯志了”
“做父親的,不能不給孩子長臉呀”駱晟說,“當初先帝把阿姳嫁給藥師,家里是多么的歡喜是阿姳的福氣,也是我們的福氣。先帝崩了,是阿姳做了太子妃,家里才能維持以往那樣的體面。嫁為人婦,哪有在父母膝下自在不能叫她一個孩子熬在那里。可是我呢,著急又沒有什么辦法。看陛下要派人到北地,我便請命,唉,做些跑腿的活計罷了。我真羨慕你啊,無論什么樣的境況,都能找到出彩的事來做。我便沒有這樣的智慧。子璋,你的情誼,我記下了。”
祝纓連連擺手“您過譽了。咱們把事兒干好,皆大歡喜。我就開心了。我寧愿把心思花在做事上,不想花在勾心斗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