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里短說了一堆。
趙蘇也是如此,從張仙姑的老寒腿說到了肥貓的二十斤肉。
直到進了大帳,兩人臉色都變了,祝煉先說“戰局已定,您不該仍然身在險境的”
趙蘇又補了一句“您讓太夫人擔心了”
祝煉又說“余下的戰事交給青君,您該回去主持大局。”
趙蘇道“先前的規劃,也該落實了不給朝廷繳糧,我已知會了江刺史,今年不跟他位走了。可是咱們派誰去奏表怎么寫大家都盼著您回去給個定論,您怎么能還在這里哪怕這里會是新城,也要等建好之后再搬遷”
道理說了一堆,總之,一、仗幾乎算是打完了,已經輪休回去的人,賞格得定一下,陸續發布。二、“文官”,如今這一片地方約有五、六個州,怎么任命多少人都在看著、等著呢三、朝廷,怎么應付
你的“中樞”之前在東邊山城,現在你人跑西邊來了,是讓大家過來見你,還是你回去,你都得把大家召集全乎了,給個結論
當然,他們倆是建議回去,至少要回去過個年。
祝纓道“都準備好啦,你們先回去通知大家,我半個月后動身回去。阿煉,你與丹青做正副使者,入京獻圖、請敕封。”讓他們順便再帶一部分兵馬走,遣散。
請敕封,就意味著在梧州的范圍內,要先一步定功賞罪罰,安排下各人的職位。
祝纓這些時日也草擬好了一個安排“正好,咱們來商議一下。”
軍中的,祝煉與趙蘇不太清楚,祝纓不讓他們插手,他們主要參謀各州、縣地方官員的任命。
祝纓自領三州刺史,梧州由趙蘇任刺史,祝煉也得到了一個刺史的職位。祝青君等人現都是武職。此外又有項漁等人的縣令職位。祝纓一口氣列了一個將軍、二十個校尉,三個刺史、三十個縣令的名單,其余相應的職位亦如是。
重頭戲是“幕府”,亦即節度使的配置,祝纓將蘇喆、祝青君、巫仁、蘇晟、林風等都納入幕府。
祝、趙二人在大營熬了七天,將祝纓的名單稍作了些調整,二人不便久留,定下名單,祝纓寫奏本,他們回去準備。
祝青君、蘇喆又凱旋而歸,祝纓又與她二人再議及軍功等。
半月后,蘇晟、林風歸來,祝纓命林風留守新、舊兩城,蘇晟西進看守關隘,自己率隊回歸
雖然仗打得并沒有完全按照自己的計劃走,中間也有驚險,但終于是打完了
如無意外,至明年春,她的所有計劃都能落實,節度使的頭銜也能入袋。接下來只要休養生息就行了。
回程的時候,祝纓的心情還是比較輕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