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安南現在也被朝廷再次正式接納了,淘換幾個人,大不了再跟朝廷磨一回牙。
祝纓道“同朝廷說一聲吧。祝煉,你擬文,上報政事堂,邊境不時有小股馬匪。再擬一份求賢令,我與荊綱約好了,要見一見吉遠父老的,過幾日就動身,到了那邊,正好發出去。”
祝煉開始打腹稿。
遺屬遺孤是安南出錢的,祝纓的辦法是,統統收起來,也不能白養著不干活兒。上學,能學文的學文,學不進去的習武,再不行就學門手藝,到了成年各分田地,或考取職務。未成年之前,由幕府撥錢糧養著,也不用擔心沒人管,那不還有遺屬么死了兒子的老婦,沒了丈夫的寡婦,本來祝纓就打算管她們的,優先錄用她們來照顧這些孩子,也不白養,等于雇工了。
這些孩子只要好好長大,以后就會是安南最中堅的力量。只是需要時間。
祝纓又問“大家還有別的要說的嗎”
許多人搖頭。
“城里真好,”祝重華感慨道,“寨子里就差得遠了。學堂、醫館、市集都在大城里,連路都是通往大城的更好,往下面小寨子里的路就爛。修路的時候,都是一樣出力哩,小寨子里的人到外頭當差,走的路更遠。”
祝煉臉上一紅“還沒安排到,就這兩年了,慢慢會排到的。也得先顧大城,這么大的地方,得先握出一個硬拳頭來,外人才不敢來欺負。”
祝重華也知道這個道理,卻忍不住要多為小寨子爭取一下“那學堂呢大城學堂里勻出一個人來,只是少了,小寨學堂就有了。姥,您最是心疼窮人,再多疼一點兒吧。大娘子,小寨子里也有好孩子。”
花姐眼巴巴地看向祝纓。
祝纓想了一下,道“那就輪班吧。凡學成的,都得到下面小寨子里教上三、五年。先把名冊造出來,明年開始輪流下鄉。”
祝重華的笑容舒展開來,她又帶來了另一件事“還有一些小寨依舊盤踞了一些不好的頭人,請我們地方上也只好與他們斗毆,殺又殺不絕,很麻煩。”
祝青君、路丹青、蘇晟、金羽等人都坐直了“有余孽”
祝青君先向祝纓請罪“西進為了速度,或許有漏網之魚,沒有想到清剿余部是我的疏失。”
路丹青等人則是挺身請命“姥我愿意率部清剿。”
他們還說出了自己的理論“邊境不寧,這也是練兵呀”
蘇晟道“正好,先前為防西番重召的兵還沒有遣散,人手也足了。”
金羽則可憐巴巴地看著祝青君,希望她能夠給大家一點機會。祝纓問祝青君“你說呢”
祝青君道“他們說的在理,且患在境內終究不美。安南需要太平,可也不能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祝新樂他們也回來了,正好練手。”說著,她又看了看木萬山等人他們也是躍躍欲試,只是擔心搶不過路丹青等人。
祝纓道“可以。蘇喆、巫仁,輜重調配,你們來做。”
她也決定給年輕人一些機會,祝重華喜道“我可以找向導”
趙蘇有點遺憾,梧州就沒這樣的好事兒,外五縣現在也不宜輕動。祝煉反而輕松,博州是他的轄下,還是比較太平的,不過也決定回去之后再排查一遍。
祝晴天道“如此一來,又需要一些文吏了。”
眾人又是咳嗽又是摸頭。祝重華道“就算擠,我也擠出一些來匪一定要剿的”把前頭人們說成是“匪”她一點也沒覺得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