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天”
“小小,小小”
沈書意話還沒說完,就聽見外公沈東政雄健的聲音從院子里傳來。
沈東政這會兒還沒進屋呢。
瞧見院門口停著的外孫的自行車,就開始喊寶貝外孫的小名。
沈書意快步走到窗邊,站在窗戶邊上,往下朝外公招手,“外公,我在這兒呢。”
沈書意今天一整天沒看見外公,以為外公是去上門教學生去了。
沈老爺子跟沈老太太兩人年輕時,一位是音樂教授,一位是小提琴家,桃李滿天下。
哪怕兩人都已經退休,也經常會有人慕名前來拜師,也因此,兩位老人家并不總是在家。
尤其是沈東政,閑不住,經常會去住在家附近的學員家上門教學。
當然,通常都是相熟的朋友的孫子、外孫或者是家里其他親戚的孩子,總之,大都是沾點親,帶點故,或者是孩子當真對音樂很是喜歡,很有天賦,否則老爺子未必會收。
考慮到老人年事已高,又德高望重,不少家屬提出他們可以送孩子過來,但是沈老太太喜靜,加上逢年過節,沈書意喜歡往這兒跑,老人自己又是喜歡騎車兜風的性子,便還是上門教學居多。
通常課不會排得太滿,一周也就一、兩節,這樣既有事可做,又不至于太過勞累。
沈東政一只手里提著水桶,另一只手拿著魚竿。
沈書意站在窗邊問“外公,你今天是去釣魚了嗎”
“對。跟你顧爺爺一起呢。”
沈東政一邊笑呵呵地回應著,一邊拎著水桶跟魚竿大步地進屋。
沈書意的視線,轉移到外公身邊的長輩。
因為他是在樓上,又是在屋內,跟不相熟的長輩大聲打招呼不太有禮貌,于是,沈書意朝外公的朋友有些害羞地笑了笑。
聽見沈老爺子提及自己爺爺,顧遲遲疑片刻,也走到了窗邊。
舊式房屋窗戶比較低,即便是以小顧遲的身高,稍微踮起腳尖,也能夠看見院子里的情景。
小顧遲從窗戶往外看,看見他的爺爺顧存遠。
顧存遠手里拿著也拎著一個水桶跟釣魚竿,
見爺爺也朝樓上看過來,顧遲猶豫著,學沈書意剛才跟沈東政打招呼的方式,朝爺爺小弧度地揮了揮手,
“小遲小遲你怎么跑上面去了”
小顧扒在窗戶邊上上的手微微發緊,不太確定爺爺這句話里有沒有藏著不高興。
還是沈東政更了解自己的外孫多一些,他樂呵呵地道“估計是小小帶他上去的。”揚高了音量,抬頭問寶貝外孫,“又上我屋里看電視去了是吧”
沈書意嘿嘿傻笑了幾聲。
“我跟你顧爺爺釣了好幾條大魚,你跟小遲兩個人要不要下來看看”
“好啊”
沈書意高興地應了一聲,低頭問小孩兒“小遲,你要不要下去看我外公跟你爺爺釣的魚”
顧遲想問,哥哥現在不回家了么,又擔心自己問了之后,哥哥想起要回家的這件事,于是點了點頭。
只要哥哥不馬上回家,不管是看魚,還是讓他去釣魚,他都喜歡。
沈書意跟小顧遲一起跑出房間。
下樓的時候放慢了腳步,怕小遲會摔跤。
沈東政已經把水桶放到客廳。
水桶里,一只大鯽魚在水桶里游來游去,尾巴時不時地拍打著水面,濺起高高的水花。
顧遲的臉頰差點被濺到,他拉著沈書意的手,往后退了一步。
被魚濺到,很腥的。
“哇好大的一條魚外公,你太厲害了。”
沈書意興致勃勃,還往前湊近了一些,他繞著水桶,轉了兩圈,一雙杏眼睜得大大的,朝爺爺豎起大拇指,一點也不吝嗇自己對外公的崇拜之情。
“嘿嘿,那是。也不看看,是誰的外公,是吧”
沈東政一把摟過外孫,將外孫的腦袋按在懷里,可勁地揉了揉外孫的腦袋,“哎你媽是不是把頭發給你剪了啊怪扎手的。”
沈書意“這樣涼快么。”
還有,不然總是會有人以為他是女生。
顧遲陪著沈書意看了一會兒沈東政水桶里的魚,他走到爺爺的水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