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沈書意挺早之前就想問的了。
起初以為是小男孩進入青春期,或多或少有點叛逆的心理。
不再喜歡喊人哥哥,開始把“你大爺”、“我是你爹”之類的口頭禪掛在嘴邊,也不再按時回家。喜歡跟同學們一起看片,玩游戲,多過于跟家里人相處。
大多數男生可能都會經歷這個階段。
但是,小遲的情況好像又不太像。
小遲每天放了學都會準時回家,沒有說臟話的跡象,跟他也是和以前一樣親近。
除了不喊他哥哥,而是喊書意哥,其他好像都沒有什么變化。
因為會有女生問他書意哥的手機號碼
顧遲跟沈書意就讀的初中,是小學、初中、高中一體的。
小學期間還好,大家都沒有手機。
升上初中之后,班級跟學校里用手機的同學多了起來。
哥哥有時候會來學校找他,會有高中部的學姐,問他哥哥的手機號碼。
不知道為什么,他并不想告訴那些學姐哥哥的號碼,所以干脆推說沒記住哥哥的號碼。
“哎可是那位學長不是你哥哥嗎”
班上同學也在,會替他解釋,“這有什么的,我爸媽的號碼我沒刻意去背,也記不住啊。再說,書意哥也不是顧遲的親哥,是鄰居家的哥哥來著。”
“啊,原來不是親兄弟啊”
“原來不是親兄弟啊。”
這樣類似的感嘆,他小時候也經常聽見。
那個時候,聽見這樣的感嘆,更多的是失落。有時候會忍不住偷偷地,要是他跟哥哥真的是親兄弟就好了。
只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反而不希望身邊的誤會。
不喜歡那些人問他書意哥的號碼,也不希望身邊的人誤會他們兩個人的關系,于是,就開始有意地改變稱呼。
漸漸地,找他打聽哥哥的情況,以及問哥哥號碼的人果然開始變少。
應該是覺得,只是鄰居家的弟弟而已,關系到底沒有親弟弟親近。
沈書意等了很長時間,沒等到小孩兒的回答。
青春期的孩子情緒本來就比較敏感,沈書意試探性地問道“怎么了是不是你們班上同學說你什么了”
比如嘲笑小遲,這么大了,還喊哥哥,哥哥地喊跟自己沒有血緣關系的鄰居家哥哥,“好娘噢”之類的嘲笑。
青春期的小孩子其實挺“無聊”的,會有這方面莫名其妙的鄙視跟嘲笑。
“沒有。只是覺得,喊哥哥太幼稚了,好像沒有長大一樣。”
沈書意一愣,笑了。
他笑著揉了揉小家伙的腦袋,“我們小遲本來就沒有長大啊。都還沒有成年呢。”
顧遲唇瓣微微抿起。
又來了。
那種從心底涌上的,連他自己都覺得莫名的不爽,又出現了。
為什么呢
為什么書意哥說他沒有長大,他會這么不爽
沈書意敏銳地察覺出顧遲的情緒變化,在心底暗暗地喊了聲糟糕。
小遲既然會因為覺得喊哥哥幼稚就對他換了稱呼,說明小家伙是介意被當成小孩子看待的。
結果他剛剛說小遲就是沒有長大,也難怪小遲要不高興。
“不是,我的意思是”
“好想明天就高考。”
高考結束,上了大學,他就滿十八歲了。
那個時候,書意哥應該就不會總是拿他當小孩子看待了吧
沈書意失笑。
大概,渴望著高考快點結束,快快長大,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吧。
時間一天天飛快地過去。
大一的暑假,沈書意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