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現實,已經許久沒有離開科研所回家的女生,有些惆悵。
“不像第二世界的研究員。”
她淡淡道“對他們來說,科研所是真正的救世主,給了他們全新的生活。從地獄到天堂。”
祈行夜是見過第二世界的真實模樣的。
荒涼破敗的廢土上,所有生命都在茍延殘喘。彼此拼盡全力的廝殺斗爭,往往只是為了一口干凈的、沒有被輻射污染的水。
陸晴舟曾經在管理署工廠外,指著那些蹣跚襤褸的難民,譏諷祈行夜是“何不食肉糜”。對于那些連根本的生存都成問題的人,談什么正確錯誤,未來和明天。
長久濃郁的輻射讓整顆星球都發生了異變,就連太陽都不再象征生機,失去了臭氧層的保護,太陽輻射足夠殺死一個原始種人類。
于是在長達數千年的漫長時間里,適者生存,人類慢慢進化與變異,最終變成了祈行夜所看到的那副模樣。
仿佛融化的蠟質人像,四肢與身軀粘連著長短不一,五官也融化流淌向下,粘在脖子和肩膀上搖搖欲墜,面目全非。
那些無法找到干凈充足的食物和水源的人們,只能祈禱自己能在下一次爭搶中勝利,用一口已經發霉的面包、一捧污染不算太嚴重的臟水續命。
別說是祈行夜認知中正常人類的生活了。
就算是樂園那樣的斗獸場擂臺,對于難民們都是一個太遙遠的夢。
但在第二世界,還有另外一群人,與祈行夜所看到的那些被污染的人類,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
他們被稱為文明繼承者。
正如祈行夜所知道的,管理署負責保管六千年來的科技結晶,是在最后一次全球摧毀之前,最后一批有先見之明的領導者們,為末日后的未來世界,留下的文明火種,更是不可估量的財富。
這也是為什么,即便樂園和其他新興勢力虎視眈眈,但管理署的地位始終不曾動搖。
它占據了第二世界最寶貴也最豐盛的寶庫科技。
而文明繼承者,就是活的科技見證。
他們很多都是最后一戰之前,被藏在“諾亞方舟”上得以幸存的科學家,以及被挑選出來的各領域頂級人類的后代。
在管理署的保護下學習和傳承知識技能,不讓曾經的科技失傳。
在資源不足的末日中,管理署采取的“末位流放”的政策堪稱殘酷。
對現實世界的學生們來說,或許只是尋常的期末考試,考不好雖然傷心,但也并不致命。
但對第二世界,那些在管理署的庇護下可以安心學習的孩子們,只要沒有在考核中得到優異成績,甚至哪怕已經很優秀了,但只要是排名最后一名
就會被管理署毫不留情的扔出去,不再對沒有價值的孩子給予資源,任由自生自滅。
但那些自幼在溫室中成長的孩子,一旦進入廢土,爭搶不過早已經對廝殺習以為常的難民,死亡就是他們的下場。
管理署傾注資源,同時也要求對等甚至超出付出的回報。
末日下沒有絕對的公平,只有被拼命證明的價值。
只有那些通過所有考核活下來的,才會被冠以文明繼承者的稱號,得到管理署的保護和尊重。
“雖然科研所也很累,晝夜不休的工作,但這里的食物和水源都是充足的,空氣也是凈化后的干凈,過濾掉了外界所有輻射。這里對第二世界的人來說,是天堂。”
女生仰起頭,隱隱驕傲“我們也不搞末位淘汰制,沒有管理署那一套。”
祈行夜認真思考,明白了幕后之人的高明之處。
科研所在獲得那些文明繼承者發自內心的擁護愛戴之后,不僅可以更方便的從那些文明繼承者的腦子中,得到管理署保護了成百上千年之久的珍貴科技,更會讓他們成為“自來水”,自發向出身現實世界的研究員們宣傳和贊美科研所的“善良”。
他們是對照組,讓在和平現實中成長的研究員們,也有了生死危機的緊迫感,更加任勞任怨的效忠科研所,絕無二心。
真是,榨干了每一滴油水,骨頭渣子都不剩。
祈行夜抽了抽嘴角,對那位尚未謀面的先生情緒復雜。
這一手相互制衡,玩得是真好如果他不是那位先生的算計對象和敵人之一,或許他會更喜歡對方一些。
“既然科技是管理署最重要的資產,那他們怎么會舍得放手,讓自己的科研人員出來給對手打工”
祈行夜疑惑“科研所現在會令管理署忌憚不敢招惹,實力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