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水縣赫連府的小姐慘死,在外處理事項的赫連老爺得知后,趕路途中差點從馬上摔下被馬踩死。
赫連老爺回來后,悲痛過度病倒,一面找各方關系要捉霍瑛及其弟報仇,一面下令讓伺候赫連蕙的家奴全部陪葬。
赫連老爺在這邊忙碌時,一直盤桓在昌水縣各山上的土匪決定干票大的。之前他們搶劫過張家村的鄰村,但窮苦百姓沒糧沒銀,土匪們收獲不多日益不滿足。
隨著越來越多的流民加入,土匪漸漸勢大起來,決定舉旗造反,響應各地的起義,先把昌水縣占了,搶了錢糧滿溢的赫連府占地為王。
有個有點智謀的土匪道“強攻難免損兵折將,里應外合才是上策。”
大當家的點頭應是,赫連府部曲眾多,武器充足,若久攻不下,流民土匪難免喪失斗志,潰散奔逃,那他當王的壯志也碎成散渣。
正好現在赫連府為了這家奴陪葬之事鬧得沸沸揚揚,土匪不過是派人聯系,還沒許以重金,就有好幾個迫不及待求土匪大老爺趕快占了這赫連府救他們性命。
由于此次牽連的家奴甚多,好多起了反心,管家連忙勸赫連老爺不要如此,否則禍患將至。赫連老爺冷靜下來后,也發現了不妥,于是改為只陪葬十幾個婢女,且賞賜婢女家人米糧銀錢。
這日,正是婢女陪葬的日子,十幾個婢女被強迫跪倒在地,由于赫連蕙是慘死,赫連老爺要陪葬的婢女死得更慘,于是死法不是鴆酒不是白綾,而是砍了頭焚毀成灰,作為赫連蕙下葬的泥灰。
赫連老爺下了令,部曲們抬起刀正要砍,卻腹中疼痛難抑,突然,赫連府門大開,土匪們浩浩蕩蕩沖了進來,將吃下放毒酒菜的部曲們如砍瓜切菜殺之。
原是投奔土匪的家奴暗地里在飯菜里下了毒。
赫連老爺未能逃過,被砍了頭懸掛在赫連府外。
病倒在床的奶娘來不及逃亡,一個叫小竹的婢女溜進屋中勒死了她。
赫連府易主,昌水縣易主,梁國地界上又多了一支叛亂的起義軍。
春之樂,綠意生,霍瑛和霍玉駑穿過山野,繞道疾行,一路上獵野獸食野果,到得北丹州。
北丹州是尉遲氏的地盤,尉遲氏一向與赫連氏不對付,赫連氏掌權,他們便在北邊暫且蟄伏起來。
霍瑛與霍玉駑到時,正是尉遲氏征兵的最后一天。
天大地大,無處尋人的霍氏兄弟投入了尉遲軍。
報了姓名畫了押后,霍瑛回頭望,此刻天際依舊紅霞,如同那日他打獵歸來,晚霞之紅浩浩湯湯,而霞光之下,廢墟灰黑一片,不復往昔,舊日難尋。
皇城。
馮牙子游走各地,在人口便宜的地方買進,在人口價貴的地方賣出,大賺一筆,回到皇城,還帶著個摔破頭的小女童。
一路上買的他斷斷續續都賣了出去,女童大多賣去了妓院,男童大都賣到了小倌館。
只有這個試圖逃跑被他一手推倒摔破頭的沒妓院收,擔心剛收進去就死了,做虧本買賣。
這女童長相好養得也好,馮牙子不舍得丟,找大夫看了病帶回了皇城,想著養大點了再賣出去,沒準還能賣個更高的價錢。
這女童醒來后記憶都沒了,大夫說或許是受到驚嚇沒了記憶,也或許是摔到頭的緣故,但一個幾歲女童,那點記憶在不在無關緊要,身體沒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