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江由于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一直以來都是京都的公卿和幕府最佳的避難所。
一直以來,只要京都發生什么變動,公卿和將軍一般都會選擇逃往將軍避難。
同樣的,由于距離京都最近,此前細川家或者將軍就經常讓六角家帶兵入洛。如今六角家沒了,細川家的家臣們第一個想到的自然是京極家。
也只有京極家有那個實力,能介入到此事中來。
“此事休要再提,難道沒有左京進,本家就真的一點辦法沒有了嗎”細川晴元對著家臣們怒目而視道。
細川元常試著開口道“不如讓大內或者尼子”
但細川元常話音未落便被細川持隆打斷了,“遠水解不了近渴,西國路途遙遠,一來一去就要耽誤幾天時間。等大內家和尼子家動員的兵勢趕到,恐怕京都已經化為灰盡了。”
“況且大內和尼子這些年一直摩擦不斷互相提防,怎么可能在此時出兵上洛”
細川持隆直接否定了細川元常這個異想天開的想法。
大內和尼子家的矛盾日漸增大,雙方都看對方不順眼,這幾年也是大小合戰不斷,都在爭奪西國地區的話語權。
你這個時候讓他們上洛,誰愿意來
到時候前腳帶人剛走,后腳就被另外一家偷家
“那么讃岐守又有什么好的提議”細川元常撇了嘴,一臉不屑的問道。
這倆年,隨著細川家在畿內地區的形勢逐漸好轉,內部的一些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原本還頗為團結的家臣們,也漸漸因為領地、權力等問題滋生了矛盾。
細川元常和細川持隆二人便是因為一塊三好家在阿波的舊領歸屬產生了矛盾。
當時三好元長死后,三好家被三好政長把持,但三好元長在阿波的一部分領地則被細川家沒收。當時細川晴元準備將幾個莊子賞賜給細川元常和細川持隆,但倆個人都想要最富的莊子,隨即鬧得很不愉快。
而后,細川持隆負責讃岐等地,細川元常管理和泉,四國地區和近幾地區之見的航運被二人把持,倆人賺了不少錢。
但誰又會嫌錢少呢
于是二人又因為航運、商業等問題鬧得是不可開交,細川晴元極力從中斡旋,二人顧忌細川晴元的面子表面言和,但暗地里沒少互相使絆子。
“攝津方面的一揆,主公可以讓波多野家出面,至于京都嘛,在下推舉一人,定能解決此事。”細川持隆面帶微笑的說道。
細川晴元連忙問道“何人”
“三好豐前守之子三好孫次郎”
“孫次郎”細川晴元摸了摸下巴,沉吟道“孫次郎剛剛元服不久,靠他真的能行嗎”
“主公,三好氏的武勇不必在下多說,諸位都是非常了解的。孫次郎元服后,也得到了家中的支持,我想憑借三好氏的武勇,定能為主公分憂。”
細川持隆的話倒是得到了細川晴元的認可,一直以來三好氏都是細川家麾下的頭號打手。之前細川晴元和細川高國爭權的時候,三好元長可是立了大功的。
可惜功高震主,被細川晴元給弄死了。
“既然如此,那么便招孫次郎上洛吧,此事就交給讃岐守了。”
“本家累了,今日的評定就到這里吧。”說完,細川晴元便起身回了后院,最近新納了個側室,細川晴元忙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