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腦海中英奈克斯鎮重地說道,他很清楚自己的長處并不是戰斗。
“當然,除了英奈克斯我們三個也要多關注一下小鬼們,浦原就算了,我和夜一多關注一些就好。”
“沒問題。”夜一爽快地答應了,轉口問道“只是要怎么搜集情報,如果我們幾個不主動挑起戰斗的話,單憑一護他們很容易陷入到被圍剿的局面吧”
浦原這時候也出聲問道“剛剛你大概看到多少滅卻師集中在一起等我們,宏江”
“接近三十個,而且有把握等在那里的,我想直接以隊長級的實力定義應該沒問題。”
“這么驚人的數量嗎”浦原念叨了一句就不說話了。
夜一倒顯得有些激動“這種數量要收集情報也太困難了,你應該明白的,我們現在缺乏協同性,死魚眼。”
宏江說是收集情報,但不用他細說,夜一也知道他需要的情報是有關滅卻師實力的情報,先前他們也推測過,敢于再和死神挑起戰爭,以往對于滅卻師的印象恐怕已經沒有效果了。
可要更新這樣的情報,與滅卻師尤其是能和隊長交手的頂尖滅卻師交手是無法避免的。
可如今他們只有九人,英奈克斯最好不參戰,浦原也盡量少的參與戰斗,負責準備退路和情報的分析。
茶渡和井上的實力存在問題,即便參戰也很難試探出敵人的深淺,起不到收集情報的作用。
剩下能擔當責任的就只有宏江、夜一、海燕、一護還有葛力姆喬五個人,這樣的人數面對近三十個同等級的對手,陷入圍剿幾乎是必然的。
當然,這并不是說宏江想要收集情報的想法就一定無法實現。
假設這五個人同時在五個相距甚遠的地方發生戰斗,那么就算敵人的數量是三十,平均下來每個人面對的只有六個人的圍剿,而如果地方五個人是以增援的模式到達,能夠一對一通過戰斗收集情報的時間也會更長。
而即便面對六個人的圍剿,要突圍逃脫的難度也小于十個、二十個、三十個人的圍剿。
直白一點宏江的想法要實現就必須要盡最大可能分散敵人的戰力,以較少的人數將戰線盡可能的拉長。
但這樣的行動無異于走鋼絲,同時還有一個巨大的前提,那就是實施計劃的五人要有極高的協同性。
如果一個人陷入戰斗,另一個人不是在較遠的距離吸引敵人注意,而是一股腦想著增援,那就更可能陷入敵人的包圍圈,別說沒法影響戰局,迎來潰敗都可能是一瞬間的事。
但這份協同性恰恰是宏江他們此刻最欠缺的,為了應對友哈巴赫那不知真面目的預知未來的能力,就必須要增加意外的出現。
可有了意外就喪失了更多實施整體戰術的可能,畢竟每個人面對問題的解決方法和思路都不同,既要保持每個人的獨立性,又要求個人作為整體的一部分力往一處使本就是無比矛盾的。
而宏江現在要的就是這矛盾的事化為現實,這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