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氣息”
子川心有所感,轉瞬間來到了山下,子干也跟著來到。
子川驚道“子華師弟。”
子干卻怒道“背師叛徒,來此作甚何必如此假惺惺。”
子川厲聲道“子干,住口。”
子干不甘,拂袖而去。
子華收拾情緒,禮道“子川師兄。”
“上去拜一拜恩師吧。”
子華搖頭道“不用了,弒師叛徒沒有資格上山。師兄保重,來日為敵,請不要手下留情。”
子華轉身離去,子川看著他的背影,嘆道“人生多無奈,情這一字,難解啊。”
子華,昔日丘子高徒,自幼跟隨丘子行走天下,怎料因一個情字,落得叛師叛道,令人唏噓。
“徒兒,走了。”
山頂上,舟學海、紫衣客耳邊響起師尊子川的話來,兩人告別子干師叔,及其他師叔師弟,迅速離去。
子川慢悠悠的走著,他不想再上山了,去了山上,將要面臨一大堆的俗事,既然他想領導儒門,就讓他領導吧,卻不知汲汲營營終究失其道。
他心中回憶著過往,子干、子華等等師兄弟,與丘子周游天下,那時天高山高,那時人清心清,真是快哉。
舟學海、紫衣客追上子川,子川道“走一趟軒轅圣城吧,看一看軒轅皇,是否已有計策。”
他看似漠不關心,終究還是惦記著天下蒼生,關注著各方大戰、蒼生百姓。
三人往軒轅圣城走去。
初陽山上,子干取出德劍,佇立一旁道“諸位師弟,師尊化道飛升離去,子川師兄又不理儒門事務,吾等卻需做些打算,興盛儒門”
眾大儒道“子干師兄有何想法,盡管說。”
子干看了一圈,說道:“儒門要想壯大,光靠吾等是不行的,而在于天下,讓天下更多的人學習儒道,教化天下。吾想請諸位師弟、師侄前往天下各地,創立儒門各脈,教化一地之人,如此一來,天下學儒者多,則儒門興盛矣。”
眾大儒儒生聞言,不住點頭,時而交頭接耳討論。
大的方針議定,接下來就是誰誰誰去哪里的問題了。
一眾人又在初陽山討論了三日,方才徹底議定。
這時,有儒生道“誰來坐鎮初陽山,儒門至圣之地”
有人提議子川師兄,師兄弟中他最大。但立馬又有人反對,稱其不理儒門事務,何以有資格坐鎮初陽山。
“依吾看,還是子干師兄坐鎮儒門至圣之地最佳,統協天下儒門。”
子干聞言,笑著推脫三次,最終勉強接受。
諸事閉,眾大儒儒生于“仁”前參悟丘子之道,有人悟的深,有人悟的淺。
半月后,漸漸有大儒儒生離了初陽山,往各自劃定的區域,建立儒門支脈,發展儒門。
一年后,大儒儒生基本全部離了初陽山。子干站在初陽山頂,看著一個個離去的人,心中豪情萬丈
“天下間,儒門各脈創立,神州盡歸吾儒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