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入云深,飛鳥絕無跡。
頂上現一人,隱于云間,枯坐久年,呼吸吐納。
一呼一吸,合乎天地至理,見清氣沉,濁氣升;見月在西欲落,日在東將升
見天地陰陽變幻,無極無終,無休無止,是為陰陽無極變上層天地歸一。
遠處空中,昊陽與白光追尋蒼生劍而來。
昊陽者,陰陽家最高首領帝陽,與夜天玄女名列日月同輝。
白光者,儒門圣儒子干。
兩人停在空中,站立白云上,忽感一股無形氣浪,隨山頂之人的呼吸,洶涌排闥而來。
帝陽與子干如立小舟上,行駛汪洋大海,遇狂風大作,波浪滔天,又有天際雷聲滾滾,閃電劈世。
兩大高人雖靜立不動,任由氣浪席卷,仍感壓力臨身。
僅僅修煉時泄露的氣勢,就有如此壓力,此人現在修為,究竟有多高
子干喝道“萬念蒼,可記得昔日,你辱吾師之仇,辱吾之恨”
山頂之人背對兩人,緩緩開眼,眼中古波不驚,看一眼蒼生劍,久思,隨即輕輕一呼氣,氣過蒼生劍,洗去劍上殺戮之氣,蒼生劍復歸平和,化作靈光進入其身。
再吸氣,頓時風云倒灌來,云霞掩身,待散去,人已無蹤。
帝陽、子干忙觀周天,方圓數百里遍尋不得。
子干怒道“可惱可恨啊。帝陽兄,萬念蒼失蹤數百年,突然再現,此事你如何看”
帝陽仰天觀星,見群星暗淡無光,心中竟有一股不祥預感,他道“嗯上天警示,有大禍將臨。圣儒子干,小心儒門有變,請。”
他轉身離去,心中盤思方才若吾看的沒錯,那應是萬念蒼之陽身,是以陰陽難合,天地難歸一,當年究竟發生何事其陰身呢疑問,疑問。
子干皺眉好你個神棍,神神鬼鬼,咒吾儒門,遲早同化了你陰陽家。不過,確實該警惕,嗯與子川一會,商定計策,至于子華,跟在子川身后,你之算計,吾一目了然啊。
思索間,白光劃空,回返定周山。
定周山,甲子風云錄,論定文武,百家爭鳴。
武道論雄,因蒼生劍攪局,子干、帝陽突然離去,東王太一也趁勢離開,余者散了大半,無疾而終。
倒是年輕一輩,戰的熱火朝天,鼎盛鼎沸。道門圣無極一騎絕塵,隨著君帝鴻、君軒轅突然離去,再無人壓制他,一身道術、武功冠絕全場。
佛門宿何年、輝不能匹敵。
琴道,琴圣仰山水獨領天下弦。
棋道,輸天半子元劫一對十,皆勝半子,奉為天下宗。
醫毒比斗,頗為慘烈,受傷、治傷,中毒、解毒,最終毒勝一籌,獨孤稱王,為涂山毒脈。
比斗中,有一女子,才華出眾,雖初涉醫毒,靈性甚佳,為眾多醫毒高人喜愛,欲收為徒,被拒。
其名為天蘿。
等等不一一論,
十日后,百家比斗終,名列風云錄,傳遍天下。
渺渺仙靈島,飄飄仙子蹤。
蒼涯行客刀劍誰賞島上奇景,花君別云衣作陪。
三仙亭引三光降世,轉經花海,過山岳,沉入溪流,至瀑布落下成池,蒸騰成氣,云煙氤氳,聚攏成七彩云帶,以作補天之用。
百年一條七彩云帶,殊為難得。
三年前,花君別云衣補天,帶走六條,島上剩余兩條。
別云衣道“此為島上最后一處奇景七彩池,云煙氤氳,七彩紛呈。池底有一塊七彩石,傳聞乃媧皇補天遺留。”
刀劍誰開道眼望去,確有一塊七彩石,靜靜躺在池底,細看去,竟有生機氣息流露,有石胎孕育其中,胎未成形,離裂石而出,尚有許久歲月。
他贊道:“諸陣法渾然天成,連成一氣,奪天地之精氣,作補天之奇用,真乃鬼斧神工,妙不可言,妙不可言啊。既洗刷石胎雜質,增進生機,又生七彩云帶,真真計絕、陣絕。可是媧皇排設”
“吾亦不知,只知代代師徒口耳相傳,乃媧皇布計,伏羲布陣,終有仙靈島媧皇一脈,傳承媧皇靖靈功,司職補天之能。”
兩人走走停停,說說笑笑,仿若神仙眷侶,好不愜意逍遙。
遠處,另有兩名仙子站在高峰上,朝這看來,二姐道:“大姐春心萌動,怕是心有所屬了。”
三妹道:“雖有不舍,卻也替她高興,只不知這刀劍誰,品行如何莫要負了大姐。”
“量他也不敢,吾媧皇一脈也非好惹。”
山林中,順著流水隨意走著,說山水,說風月,時有笑聲傳來。
刀劍誰道:“吾有一好友,名喚九天鯨濤白云生,吾欲請他擬立仙門,以應未來危機。云衣,可否請你于仙門創立之時,留下一脈仙統”
別云衣細思道:“可。正好預防,若仙靈島因故滅亡,媧皇一脈失了傳承。”
轉眼十日將過,花君別云衣囑咐二妹三妹諸多事宜,準備出仙靈島,赴琴圣仰山水之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