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萬里無云,大日普照,天地清明。
看暖風拂柳,小橋涼亭,流水清明。
亭中,見一童子研墨、鋪宣紙開,躬立一旁。有夫子負手遠望,一望萬萬里,舒懷大笑,道:
“哈見天見地,見山見水,見人世百態,百樣人生,盡皆清明啊。”
他提桿蘸墨落筆,天、地、山、水、人,盡入畫中,是為:天地清明圖。
畫成剎那,忽的風吹雨來,于圖上左角,點出數道滴痕,缺了畫作美感。
夫子忙揮袖,卷起畫作,微嘆道:“唉,天公不作美,遺憾二三事。罷了,童兒,將畫作置入六鴻廬首位,若其逢人而落,贈送之。”
“是。”
童子捧畫告退,置入六鴻廬中,多有進修弟子前來觀悟,贊不絕口。一日,有弟子前來,一身白衣,德行如雪,遇畫落
涼風吹過,小雨漸小漸微漸遠去。
幽幽山野靜林,雨后清新,三兩鳥兒鳴叫飛來,各落涼亭一角,似在聽學儒家經文。
涼亭中,夫子獨坐,讀經史,著語論,悟天、地、人之間的道理,悟人與人之間的平衡。
有弟子前來,拜道:“弟子瑾言,游學歸來,拜見老師。”
夫子道:“嗯瑾言,你滿腹心思,是為何故”
瑾言道:“弟子全通儒家經綸,融匯合一,游歷九州,欲以仁愛濟世。但這一遭走來,卻深感迷茫,心向偏執,差點誤入魔道。后偶遇阿苦尊者,得其開悟,心生佛法,特向老師請罪。”
“為何迷茫”
“因這副皮囊容顏,濟世不成,卻招紅顏無數,惹三千煩惱,險釀大禍。”
“遁入空門,容顏空、紅顏空,煩惱亦空。也罷,三教各有所長,入釋迦門下,更能鍛你心氣,去吧”
“老師慈悲,今生不忘老師教誨,弟子告退。”
瑾言退去。
夫子長嘆,后少有講學,專心著書。忽一日,盡數遣散進修弟子,少問世事。
也因此,同輩進修弟子,多有怨恨瑾言者
狂風呼嘯,卷起塵沙漫天,難視周遭。又有龍火入地埋,煉沙地為獄,蒸騰熱浪滔天。
幾成一座極陽荒漠險地。
沙地方圓,又見血暗之氣籠蓋而下,化血暗結界,血染眾生,壓制阿迦尊者佛元,令得他先天弱了血佛一等。
“砰砰砰”
雙佛戰烈,轉瞬數百招過,阿迦尊者佛元不繼,稍落下風。
血佛見狀,轉守為攻,騰空而起,雙掌運化血暗之氣,始出極招,從天而降攻去,喝道:“血海無邊黑暗無界大千化墟”
阿迦尊者色變,強提佛元,沒八部龍神杖入地,順拔大地之氣,地氣化龍,龍盤周身為護,道:“地龍護法。”
就在招成須臾,血佛天降,極招先破地龍之護,再擊阿迦尊者胸口。
阿迦尊者頓遭重,倒飛而出,猛吐三口大血,與此同時,亦聽得他道:“火龍滅法”
霎時,一道火龍忽的竄地而出,龍首撕張巨口,吞血佛入腹,飛沖向天去,腹中龍火炙熱,欲將其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