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鴿區南十三街的咖啡廳里。
今天恰好是工作日,店里人很少,零零散散地坐著沒幾人。墻上掛著的屏幕上正在播放時事新聞,音量很低,完美融入安靜的環境中。
[根據第三十次中央會議報告,霧都將首次推出新型政策,在五大區范圍內,將對妖族重新進行妖口普查,根據過往犯罪記錄進行信譽評定,并分發專門的身份證明。最后,議會長發布宣言,人類與妖怪將進入新的時代,和諧共處,懷擁未來,我們相信]
畫面突然咔得一聲暗了。
咖啡廳的店長面色不愉地放下遙控,嘟囔道“什么和諧共處。上半年一群紅眼睛的妖怪把我這店砸了個半破,也沒見有誰來賠。像我這種小地方可經不起那些混蛋的折騰”
他越想越氣,狠狠一拍桌子,差點把桌面的咖啡倒翻,嚇得他趕緊把雜志拿起來,珍惜地檢查一下有沒有濺上水跡。
“我才看到一半,好險好險”
這年頭紙質書籍本來就量少,價格還貴,店長卻偏愛紙質的那種特殊香味和在咖啡廳里慢悠悠的氣氛。
雖然社會大眾偏愛深沉基調的諷刺類文學,但一些雜志還會印些輕松的故事,店長喜歡的就是這些,而今天他看的也是其中一篇短篇,僅僅三千字出頭。
短篇的名字叫捉迷藏。
似乎在網上有點名氣,前段時間由賽斯集團冠名,三大文學協會共同舉辦了一場大型文學比賽,而捉迷藏這篇短文則獲得了這場比賽的短篇二等獎。
店長舒服地靠在椅子上,喝了口咖啡,頗有興趣地開始看下去。
“我不想再當鬼了”
八歲的男孩憤憤地對圍在他周圍的朋友們大喊。過去的五十八次捉迷藏都是他當“鬼”,但直到天黑他都沒能找到一個人,長久的失落與沮喪讓他總在抱怨,直到今天,他的朋友們終于同意讓男孩辭去“鬼”的身份。
男孩成了被抓的“人”。
一場新的捉迷藏開始,男孩在田野中快活地奔跑,跑得精疲力盡,躲在一處廢棄破舊的矮墻后,竊喜又緊張地等待“鬼”。
但是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夜幕降臨,烏鴉扇動翅膀落在矮墻上,不知名的蟲子沙沙沙發出聲響。
男孩終于站起身,拖著發麻的腿慢慢走回家,看見在門口面露擔憂神色的媽媽,男孩忍不住向她說出了自己的委屈。
媽媽驚訝“可你那些朋友們不是很早就回家了嗎我還看到他們一起去小賣鋪買東西了。”
男孩不敢置信,被忽視的憤怒與悲傷讓他說不出聲來,他突然意識到以前當“鬼”時抓不到其他人的原因,也可能是他們早早回了自己家里。
像是所有人都把男孩遺忘了。
懷著這份無法言喻的痛苦與迷茫,男孩開始偷偷觀察自己的朋友們,想要尋找原因。
村口最漂亮的小美喜歡小勇,寫了好多封情書偷偷埋在院子里的樹下。奇怪,就不怕被蟲子吃了嗎
小勇很帥氣也很仗義,經常穿同一條衣服,說著“有很多條一樣的感覺很酷”,但實際上小勇只有兩條,他家很窮,只有一個奶奶,小勇的爸媽把他們扔在了這里。有點可憐。
平時很受老師歡迎的小林私底下喜歡用燙水澆螞蟻,偶爾會用石頭狠狠砸別人家的雞,被發現了就說自己只是在玩。
男孩越觀察越開心,他像是找到了新游戲,悄悄地跟在朋友們的身后,想要挖出他們的秘密。
漸漸地,他不滿足了,渾身像是有螞蟻在爬,骨頭也仿佛在被蟲子啃食。
半夜意識恍
惚的時候,男孩似乎看到自己的影子里有無數蟲子蠕動,窸窸窣窣地在他耳邊發出聲響。
直到男孩光著腳站上了地面,耳邊的聲音越發清晰。
“走吧走吧,往前走吧,再去看看,再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