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些“節點”擁有一個共性這里每一個與尤利西斯產生著關聯的人,如今都是“超級英雄”。
同時,大部分的他們也都已經和現在的尤利西斯產生了聯系。
超人,蜘蛛俠,美國隊長,還有鋼鐵俠。不算蝙蝠俠自己的話,或許只有跟尤利西斯生活沒有產生任何交集的閃電戰還沒見過他。
而有關以上六段“人生”,布魯斯還在繼續追查。
比起與他產生關聯,成為超級英雄的“朋友”“親人”,幾乎每一個尤利西斯都是“小人物”。他的人生片段如流星般短暫,幾乎很難找到詳盡的消息,但布魯斯還是在有限的線索中拼湊出了更多內容。
差一點就成為“肯特”的那個尤利西斯埋葬在十六年前。
克拉克沒有跟他們提過那個男孩兒,只在那次被外星生物寄生的時候說過他的“遺憾”。
銜接著的下一段人生,在紐約,是布蘭迪萊茵的繼子。
同那場不知來處的起始不一樣,這一次的“尤利西斯萊茵”有著非常確切的身份,母親,繼父,等等。他好像真的在那兒生活過七八年,只是一個無辜,倒霉,卻又聰慧的男孩兒。
但是
布魯斯找到了另外的可能性。
布蘭迪萊茵帶著繼子搬了好幾次家,最終因虐待罪繩之以法,連死都死在監牢里。而就在他服刑的時候,距離他最初的那個家不遠處,有人發掘出一具小小的尸體,尸檢認為他死于饑餓與窒息。
那具屬于小男孩兒的骨架至今沒有認領,安靜地沉眠。
或許不是因為他被拋棄了。
而是愛著他的母親先他一步沉睡。
布蘭迪萊茵的口供中提過。
他曾經做過一場夢。
那時候他渾渾噩噩,既厭惡繼子不想讓他出現在自己面前,又不能放那個孩子出去,所以只把他關著,關了不知道幾天。他又酗酒喝得醉醺醺的,不記得到底發生了什么,隱隱記得那小子不動了。他夢到自己開車拋尸,但等他勉強清醒,尤利西斯倒還在櫥柜里,讓他松了口氣,也堅定了他搬家的決心。
沒人會將這段記錄與無名男孩兒聯系起來,因為大多數人
都知道尤利西斯萊茵是在布蘭迪被抓后死的,死得像個小英雄。
可當跳出思維局限,站在更高遠的角度,真相仿佛唾手可得。
人生的碎片在一個一個串聯。
再然后,是尤利西斯在哥譚的人生。
在哪兒都會有沒能獲得身份的孩子,哥譚尤甚,因而尤利西斯沒有過去實在是件太正常的事情了,正常到就算是布魯斯遇上,他都不會去追問。他只是將那個孩子送去了孤兒院,而后開啟了他們間的緣分。
他看著那個男孩兒成長做少年,然后隔著屏幕,死在他眼前。
他拼湊上了第四個碎片。
十四、五歲。
他的孩子在哥譚消逝,醒在上個世紀。
這一次的尤利西斯同再上次的相似。他獲取了“身份”。而這個身份給予了他進入軍隊的便利。與上一個獲得的身份不同的是,那個年代,“尤利西斯萊茵”十四五歲前的人生完全不可考,只有一句“在父親犧牲后,萊茵選擇留在軍隊,加入突襲戰隊。”
所以,這些都是布魯斯的猜測,但這時候,他不會懷疑自己的推測。
也同樣因為是相對遙遠的“歷史記錄”,有用的資料并不多,布魯斯只知道他的名字,知道他曾經做過戰隊成員,知道他在西伯利亞犧牲。而后,銜接上了下一個片段。
他找到了對應的影像資料。
十七歲的尤利西斯和身邊的朋友對著鏡頭笑得暢快,是驕傲肆意的少年。這張照片刊登在報紙不顯眼的版面上,是布魯斯專門去找才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