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功名金來以后能做官他們老陳家,還有這機緣
“寶丫兒不是剛回來”愣了半晌,大嫂先回過神。
杜金花被問的,心里驟然一酸,但她沒表現出來,驕傲挺胸“這孩子心眼實在,要拉拔侄子呢”
會識字,不藏私,愿意教,多好的孩子
啊這讓幾位嫂子心里一動。不光金來是她侄子,她們生的娃,也是她侄子呢
“我家牛蛋,能跟著聽聽不”大嫂試探道。
杜金花沒做聲,扭頭看閨女。
教書這件事,杜金花不可能做閨女的主,閨女想教就教,不想教就不教。
“好啊。”陳寶音臉上一點難色都沒露出來,輕笑一聲,點頭答應了。
杜金花問她“寶丫兒,你教得過來不孩子都皮。”這么丁點兒大的孩子,正是上樹下河,調皮搗蛋,不好管教的年紀。
“不用,不用寶丫兒管教”二嫂興奮道,“我們自己管。敢不聽話,屁股打爛”
陳寶音笑道“那就教得過來。”
她料到了。教了自己家的娃,那大伯家的娃,能不管嗎這是骨肉親戚,打斷骨頭連著筋的。
“哎喲寶丫兒真敞亮”幾位嫂子高興極了,連忙喊自己孩子過來,“來,喊姑姑以后姑姑教你們讀書識字”
“識字姑姑是教書先生嗎”
“不然呢”大嫂在牛蛋屁股上打了一巴掌,“喊先生”不能喊姑,喊姑沒威嚴。
“先生。”牛蛋被打得一個趔趄,揉揉屁股喊道。
其他幾個孩子,也被親娘按著喊起來“姑姑”“先生”“姑姑先生”“先生姑姑”
逗得陳寶音直笑。
嫂子們也笑,老天爺開眼喲,多好的機會,自家娃能識字,還不要銀子
“雖然是自家人,束脩還是要奉上的。”大伯娘開口道。
杜金花的臉色好看了一點。
就算是親戚,也得給束脩教這么多孩子,多累呢那都是耗心血的活兒,吃多少糧食能補回來
可憐她的寶丫兒,來到家里,吃也吃不好。
只不過,大家是一家人,如果像私塾那樣正經收束脩,就外道了。杜金花心里想著,慢慢說道“我才給寶丫兒扯了兩塊布,做她秋日穿著。這天冷得快,過不多久就該穿棉衣了。”
大伯娘立刻道“這你不必愁交給咱們了”說著,她看向幾個兒媳,“莫說寶丫兒教孩子們讀書,便是什么也沒有,寶丫兒剛回來,咱們也該添送些,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親戚呢,是不是”
嫂子們一齊應道“是”“很是”“寶丫兒妹妹的棉衣,交給咱們了”
棉衣要暖和,就得續多多的棉花。棉花很貴,但幾個孩子想要讀書,正經拜師的話,可不止這點兒。
女人們心里算得清楚,孩子要讀書識字,除了拜先生之外,還要購置書籍,要買筆墨紙硯。沒有這些,誰教你家孩子但寶丫兒就不一樣了。
幾個嫂子們心里是歡喜的,摸著自家孩子的腦袋頂,只覺仿佛看見了希望,眼睛里涌滿了光。
“家里孩子多,若是都教,我也心疼寶丫兒。”這時,大伯娘說道。看了一眼自家孩子們,對陳寶音道“寶丫兒考校考校他們,看看誰有資質。有資質,咱再教。沒資質的,咱不費那個力氣。”
陳寶音的表情有些微妙,有點想笑。大伯娘哪里是要考校孩子們的資質分明是要考校她,看她有沒有本事教孩子們。
也好。她點點頭,笑道“我準備教金來和蘭蘭千字文。不若我背誦一遍,看看小家伙們記得多少”
這個好大伯娘眼睛一亮,笑瞇瞇道“都聽你的。”
陳寶音便笑著點名“杏兒,牛蛋,石榴,石頭,桃花,柱子,虎頭,來,站好。”
嫂子們很驚訝“不用教杏兒她們。”
“咋不教”開口的是杜金花,“我家蘭蘭就一塊教的。女娃識字,長大了好說親”
杏兒最大,十歲了,對嫁人這事兒有朦朧的概念,雙手扭著,有些拘束。
大嫂道“這么多孩子,寶丫兒你教得過來不”
“不難的。”陳寶音笑瞇瞇道,“教背書時,我讀一句,他們讀一句。教識字時,我寫一個字,他們跟著寫一個字。每日我會布置課業,次日檢查。不聽話的,就不教了。”
不聽話的,就不教。但現在,他們還沒有不聽話,所以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