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我想”二嫂吞吞吐吐。
大伯娘看她一眼,道“有屁就放。”
二嫂嗔她一眼“娘,您說啥呢咱們家都要變成耕讀人家了,您咋還說粗話呢”
大伯娘嗤了一聲,看著這個心眼多的兒媳“那你放不放”
二嫂噎了一下,沒敢再多話,捏著手心,覷著婆婆的臉色“我想叫我娘家侄兒,跟著石頭和柱子一起讀書。”
“娘,寶丫兒能同意不”
“你想叫我去問”大伯娘道。
二嫂有些不好意思,點點頭。
她是不好意思問的。教九個孩子呢,這幾日在家,她看在眼里,陳寶音是如何費盡心思教孩子們識字,給孩子們開闊眼界,那是耗心費力極了。
“娘,您覺得能成不”她咬了咬牙,似乎是豁出去了,“杏兒,石榴,桃花都是女娃,不讀書也行。”
她沒有女兒,只生了石頭和柱子兩個男娃。要不,都不必問婆婆,直接讓女兒不讀了。
道理很簡單,二嫂是這么想的,如果寶丫兒最多教九個人,那就替換一個女娃下來。
女娃嘛,讀書不讀書的,不那么要緊,有機會還是給男娃。但男娃再要緊,那也不是姓陳的。
二嫂覷著婆婆的臉色,小聲說道“我娘家不會白占這個便宜。”
會給好處的
“是嗎”大伯娘哼了一聲,“既有錢糧,咋不去鎮上讀書”
那不是更好進私塾里,教書的先生是正兒八經的讀書人,不比這強
“那不是,讀不起嗎”二嫂訕訕道。去私塾,不用給束侑啊筆墨紙硯不用買啊不得給孩子準備兩身得體的衣裳還要抽出一個人,日日接送。
但如果到家里跟寶丫兒識字,這些問題就都沒有了。侄兒甚至可以住下來,啥事兒都省了。
“讀不起,嗯。”大伯娘意味不明地說,抓了把秕谷,撒到雞圈里。
多年婆媳,二嫂看出來了,婆婆不同意。
“娘,娘”她追過去,“要不您跟寶丫兒說說九個孩子,跟十個孩子,也差不多嘛再說,我那侄兒很乖巧,絕對不搗亂,會認真聽寶丫兒話。”
大伯娘喂完雞,轉過身,拍拍手道“不用再提了。”
“娘”二嫂追著她,還想挽救一下。
但大伯娘根本不理她,說完就出了門,往北面陳有福家去了。
二嫂氣得跺了跺腳。
“寶丫兒,你教得真好”午后,陳寶音坐在庭院里喝水潤喉,看著孩子們在地上劃拉,就聽到二嫂走過來說道。
“二嫂別夸我,不敢當。”陳寶音笑笑。她這點墨水,算什么呢當不起別人的夸贊。
二嫂立刻不贊同道“怎么不敢當我聽著你就是教得好瞧瞧,石頭、柱子都改頭換面了,跟以前可不一樣了”
“本身就是好孩子,不能算作我的功勞。”陳寶音慢慢喝著梨水,梨子的味道淡到喝不出,但也還是比白水好喝些。